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对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研究

【摘要】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畜牧业的标准化可使畜牧生产达到最优化状态,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因此实现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内容,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要抓好的十个方面的工作,以及重点环节。并对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动力进行分析,包括行政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示范带动力和社会促动力。

【关键词】标准化;畜软兽医;动力分析;措施

引言

    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文件中反复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农业部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1-7]。现就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1 什么是畜牧兽医标准化

    GB/T20000.l《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有一个定义,即“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活动”。该活动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全过程[8,9]。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的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其实质就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这个定义揭示了标准化的如下特征:

    (l)标准化不是一件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订标准,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完结了,而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2)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畜牧兽医标准化就是“为了畜牧兽医行业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标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实施的活动”[10]。

2 为什么要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

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主要出于以下5个方面的需要。

2.1 畜牧业产业化需要标准化

    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地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市场+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十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畜牧业发展,分享畜牧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对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大科技”的矛盾起到了关键作用。主体和农户之间除了经济纽带外,就是通过标准化链条连接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合格畜产品,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11,12]。

2.2 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标准化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新的畜禽品种和新的养殖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品种要求特定的养殖技术;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必须有标准化的养殖技术配套。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大量涌现,畜牧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要求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2.3 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要标准化

    标准化提高畜产品的产量。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实现标准化。在大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的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生产,那么贯穿整个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就是标准化。标准化使生产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生产的最优化状态,其产品也相应提高[13]。

    同时,通过制定统一的投人品安全使用、动物防疫标准,在本系统内实施,可以实现提高畜产品质量的目的。

2.4 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需要标准化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化建设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目前,WTO各成员政府一方面积极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同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及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方面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而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导致难以参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畜牧兽医标准的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近年来,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畜牧业的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越筑越高。目前,在WTO框架下,国际上最具威力的贸易技术壁垒保护措施是技术标准制约。按照我国加入WTO谈判条约的规定,关税对国内畜牧业保护的作用将越来越小。我们必须充分研究WTO的有关规则,通过我国畜牧兽医标准,构建并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壁垒,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我国畜产品更多地进人国际市场的大循环。

2.5 政府的管理需要标准化

    制定标准,发布标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通过制定有关标准进行宏观管理,特别是畜产品安全标准、保护生态环境标准、重要的品种资源标准等。要求生产企业要达到标准所设定的基本指标,通过制定、发布、宣传、培训和推广实施标准,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宏观管理的另一条途径。

3. 如何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

3.1 首先需要解决两个认识问题

3.1.1 政府、领导层面的认识问题

    目前,国务院和农业部非常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部“九大行动”中的“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首先明确加快农业标准化,要求抓紧推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鼓励各地制定主导产业的产品标准、操作规程,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加强农产品认证。重点制修订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因此,各地领导也必须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标准化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要将认识统一到标准化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保障,是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上来,并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

3.1.2 实施主体: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问题

    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畜牧业标准化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宣传畜牧业标准化理论的知识,提高养殖生产者对标准化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的运用标准化组织生产。

3.2 具体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3.2.1 健全畜枚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

    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工作。相关事业单位作为技术支撑,负责标准的起草、标准化工作咨询和贯彻落实工作。经过几年的时间,形成自上而下的通畅管理与运行体制;在各不同的层面,明确分工,明确任务,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

3.2.2 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

    尽管我国的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人WTO和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目前的畜牧兽医标准已不能满足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从标准数量看,还是从标准的技术水平看,这些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已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规模、市场流通、产品贸易、质量监控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内需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要实现畜牧业标准化,必须首先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标准。近期,农业部下发了《2004一2010年畜牧业标准建设规划》,系统地规划了7年的畜牧业标准的制修订计划,按照急需的程度,逐步制修订标准。

    针对近年来畜牧业投入品的不合格使用和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首先应抓紧制定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限量、动物防疫、检测方法、草原生态等标准;加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基础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加工技术、质量等级、包装、储存和运输标准的制修订,确保质量安全标准的协调和配套。同时,各地也应结合本地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产业,做好畜牧业生产操作技术规范、特色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畜牧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的补充。

3.2.3 加强宣传与培训

    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畜牧业标准化工作,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应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应培育和发展畜牧兽医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咨询服务,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

3.2.4 搞好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场建设

    应广泛开展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建设的设计中,应考虑地方的特点和企业的基础条件,重点建设大宗畜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管理规范的“公司十农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政府应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配套,逐步扩大示范区域和范围。

3.2.5 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特别是在动物疫病防治、兽药和饲料等投人品的使用等方面,逐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其进行标准化生产。

3.2.6 推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标准化成果,在欧盟,养殖业广泛应用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在北美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应用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将这些先进的管理体系应用于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提高我国的畜牧兽医标准化水平。

3.2.7 研究技术标准和适合我国的标准化技术体系

    标准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是标准化的科研成果,没有科研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标准文本。所以,应加快畜牧业标准和技术体系研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尽快使我国畜牧业标准和技术体系与国际通行做法对接,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扩大出口提供必要的准备。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中应明确提出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畜牧业产品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和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探索标准化为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服务的途径。把畜牧业生产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2.8 鼓励企业认证

    目前,在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内,体系认证主要有150、GAP、HACCP、GMP;产品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相应的认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实现品牌战略。

3.2.9 逐步实行市场准入

    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可以先从比较成熟的大宗畜产品开始,在市场准入的初期先从比较容易管理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开始,然后稳步推进。

3.2.10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把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加大对制标、监管、培训、宣传等承办单位的直接投人,改进相关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给予标准化生产单位或个人必要的生产补贴,鼓励生产者开展标准化生产。

3.3 重点抓的环节

    在上述诸多方面中,政府主管部门应重点抓标准的制修订,研究和制定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的相关政策,探索市场准入的机制。同时重点在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等企业组织推行和引导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4 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动力分析

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的动力。

4.1 行政推动力

   通过行政手段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 在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初期产生重要作用。主要是制定有关政策,设立有关项目,财政经费扶持等方式。

4.2 市场拉动力

    在市场经济时期应该发挥主要作用。通过标准化生产,其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由此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使企业更加青睐标准化生产。

4.3 示范带动力

    通过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区域间产生示范带动作用,使标准化生产的面逐步扩大。

4.4 社会促动力

    通过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同,同时,对于不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违规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以及产品不符合有关标准的,予以暴光,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委、农业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的通知》[R],国标委农轻联[2003]38号.

[2]鲍仲平.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标准体系迎接WTO[J].中国标准化,2001,(7):4-5.

[3]王金玉,徐萍.研究制定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的紧迫性[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8):24-26.

[4]蒋恩尧,李丹.我国技术标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标准化研究,2003,(4):16.

[5]汤万金,房庆.关于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转型战略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10):4-7.

[6]矫云起.中国技术标准发展的战略构想[J].交通标准化,2004,(l):6-9.

[7]朱利群,卞新民.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51-56.

[8]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ICSo一120,A00.

[9]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10]张铁丰,都昌杰,常峰.加强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7):4-45.

[11]胡秉安.农业标准化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03,(6):139-141.

[12]古广胜.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J].农村经济,2002,(9):37-39.

[13]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R],2003.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