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农机化理念
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基本目的是造福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发展目的,提高农村综合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支持作用。在推广过程中,重点关注农业机械和工具的采购,使农民信任政府,有勇气迈出改变农业机械化的第一步。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做好相关技术培训、咨询、售后服务、调试和跟踪服务。要让广大农民朋友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出改变,改变的好处体现在哪里,不能广泛称赞农机化的好处,让农民朋友产生“王婆卖瓜”理解错误,任务农机化的推广只是为了销售新时代的农机。基层农进农业机械化,基层农业机械推广部门需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将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引入农村和农民的心中。这是推广部门工作的重点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旧观念。
二是推进农机化基本思路
(1)推广工作基本纲领
我国出台了《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一系列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法律依据,基本规范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行为。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接受水平,结合当地新农村的建设,深入基层,真正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引导农民自发接受新机械、新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理念的普及。
(2)推广的主要途径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考虑到农民朋友的实际文化水平,推广过程首先要经过实验,然后经过集中的示范活动,再经过人们的认可,才能推广推广。推广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广大农民朋友,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经营主体也是广大农民朋友。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而提高农民朋友的收入水平。因此,在推广过程中,要从农民朋友的角度出发,找出他们容易接受的思想点,从而提高推广工作的实际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示范基地的实验,向农民朋友推广新技术的好处。可以选择利用示范基地大面积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通过成果对比展现农业机械化的优势。依托实验,深入农民朋友引导农业机械化技术,做好技术培训,进行机械化培训,让农民朋友更好地接触农业机械化设备,从而更好地推广工作。
(3)做好宣传工作
由于农民的思维方式、教育水平或习俗,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都有许多保守的想法,拒绝接受新事物。因此,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需要大力发展宣传工作,逐步让农民朋友逐步改变思想。推广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沟通手段,可以利用广告、报纸、电视等媒体做推广工作,农业机械化推广可以看到触摸,也可以组织集中技术推广,通过现场演示技术,吸引农民朋友关注农业机械化,提高固有思想,提高对技术的信任,激发他们使用新技术和购买新设备的动力。
三、农机化推广主要问题
农机化推广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找。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找到实施的突破口。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化推广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适应性不强,农业机械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南北农业生产作物不同,导致生产技术差异较大,但许多农业机械的发展保持在一定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往往难以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如适合北方大面积作业,但适合南方小面积农业机械。
(2)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太慢,无法达到购买农业机械的经济水平。虽然中国一直密切关注农业生产,但仍无法跟上价格上涨的速度。农民收入增加,但仍不能达到城市经济的平均水平,对购买农业机械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政府应认真落实农村购买农业机械的政府补贴,减少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3)基层推广工作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导致推广工作总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形成,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或适得其反。由于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工作长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财政支持,工作条件差,工人工资福利不保障,导致真正致力于农业机械推广的专业人员逐渐流失,相关信息无法更新,推广人员知识水平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