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加快旱粮科技创新,提高旱粮发展科技水平

浙江省旱粮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总面积的1/3,产量约占粮食总量的1/5,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发展旱粮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丰富城乡居民食品结构、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浙江省政府办公厅)〔2013〕128号)~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旱粮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6.67万hm2以上,年产量增加了30万吨以上,单产量增加了10%以上。与2013年相比,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分别增加了3.3、3.0%以上,单位面积效益提高了15%以上。初步建设现代旱粮产业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加快旱粮科技创新,提高旱粮发展科技水平,已成为加快旱粮生产的首要任务。

1发展现状

浙江省位于东南沿海,四季分明,雨热丰富,适合不同作物的生长。2014年,全省旱粮作物播种面积44.26万hm2,单产3.78t•hm-2、总产量167.30万t,其中大豆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虽然全省旱粮总体面积不大,但种类繁多。除了大豆、玉米等8种主要旱作外,还有高粱、荞麦、绿豆、红豆等小杂粮,全部近20种。旱粮适应性广,生产季节长。无论是水田、旱地还是坡地,都可以全年种植相应的旱粮作物,有效利用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同时,旱粮还具有节水高效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自然降水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在经济效益方面,许多旱粮作物也远高于水稻。自1990年以来,随着先进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干粮的外观和口感不断改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效率明显。干粮生产已成为稳定粮食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市场需求导向下,浙江省旱粮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1.1鲜食化

大多数旱粮具有干鲜兼用的特点,如大豆、玉米、土豆、蚕豌豆和红薯。新鲜干粮发展迅速。以新鲜大豆为例,从1997年的2.07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7.29万hm2,面积增长了2.5倍,成为我国新鲜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省份。新鲜干粮具有一定的工业规模。据统计,2014年全省新鲜玉米、大豆、蚕豌豆总面积达到17.37万hm2,新鲜食品比例达到82.93%。蚕豌豆和土豆的新鲜食品比例超过90%。20世纪90年代末,萧山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鲜大豆生产加工基地,年种植面积超过0.67万hm2。

1.2加工化

干粮的加工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工新鲜食品,如速冻新鲜大豆、玉米、蚕豌豆等,在干粮加工产品中占很大比例。海通集团、浙江银河等10多家大型企业开展新鲜干粮加工业务,具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以新鲜玉米为例,海通集团每天可加工200吨成品甜玉米粒,12万根甜玉米棒,可消化近54hm2基地原料[2]。除了在中国销售外,该产品还大量出口到日本、欧洲和美国。另一种是传统产品的加工,主要包括饲料、酿造、豆制品和淀粉,如玉米、大麦主要用于加工饲料、高粱、荞麦主要用于酿造,红薯主要用于加工淀粉、粉丝和薯条。更著名的是诸暨的“山烧”、遂昌“黄沙腰烤薯”、台州等地的“豆面”(红薯粉丝)等。

1.3特色化

一些干粮品种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地域色彩,如兰溪乌皮青仁大豆、松阳大红袍红豆、温州白扁豆、乌豇豆等,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种干粮一般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效果。虽然面积不大,但特点明显,基本用于出口。清远有一家合作社,利用生态优势开发种植龙爪粟(一种古作物,排名全谷物第一),加工成面条、饺子、葡萄酒等产品,每667m2收入2000多元。此外,浙江省还引进和开发了彩色红薯、土豆、食品或天然色素。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

旱粮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品种地域特征不明显。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相互引进非常普遍。几乎每年都有国内外品种引进。此外,省内育种单位选择的品种数量众多,但各品种特点不明,质量参差不齐,种植者在品种选择上感到不知所措。同时,大豆、蚕豌豆、红薯、马铃薯都是常规品种或无性繁殖作物。农民购买后经常自己种植,个别种子经销商经常自己种植,导致这些作物品种退化加快,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对生产非常不利,容易造成生产事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旱粮品种众多,但除了迷你红薯和蚕豆,产量或品质上突破性的品种很少。全省新鲜大豆和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与国内外还有一定差距,而小麦和马铃薯几乎都是外国品种。

2.2保鲜难,市场容量难扩大

新鲜干粮口感好,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好,农民愿意种植。但新鲜干粮产品含水量高,保鲜要求高,货架期短。例如,在室温下,新鲜的大豆和玉米通常只能保存2~3d,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迅速下降。城市居民之所以喜欢购买当地的毛豆和玉米,不是因为其他地方的品种不好,而是因为其他地方的毛豆和玉米运输时间长,不是很新鲜,味道和味道都大大降低了。另一个例子是红薯。虽然保存时间比毛豆、玉米长,但对储存场所的温湿度要求很高。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大量腐烂。目前,浙江省还没有能力实现冷链运输和保鲜销售。在无法解决保鲜问题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订单生产,农民就不敢轻易扩大种植规模。

2.3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

与水稻不同,不同的旱粮作物收获部位不同,收获时间也不同。既有穗又有荚;既有根又有茎;既有地上部,也有地下部。根据栽培目的,有新鲜的,也有干燥的;有大的,也有小的。由于旱粮收获类型不同,单作物种植面积小,生产条件差异很大,长期以来,旱粮生产机械的研发推广严重滞后,旱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生产环节仍依赖人力。例如,新鲜大豆的采摘一直依赖于劳动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采摘价格已达到1.0元•kg-1.仅采摘成本约占产值的1/3。据临安调查,目前挖掘667m2迷你红薯需要6个工作,平均每工120元,人工成本超过700元。

2.4种植分散,技术到位率低

旱粮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广泛适应性,使得旱粮种植种类繁多,包括水田、旱地、净作和套种。为了避免“销售困难”,大规模种植较少,零星种植和分散种植非常普遍,导致技术指导相对困难,关键技术到位率低。比如松阳县推广的两次新鲜蚕豆顶级技术,对提高蚕豆质量和提前有明显的作用,但在浙江省其他地区很少使用。当然,种植旱粮的目的还是很大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种植量很小,对新技术本身缺乏学习动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