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1)农村居民综合技能水平不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农民从村庄流向城市,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多数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是老年人。这个群体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创新和管理,主要遵循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当前的土地和政策优势,成本和收入往往不成比例。除了大型专业家庭外,大多数农村普遍缺乏种植和育种专家、熟练工匠、农民经纪人、农村科技领导等,农村现代高素质实用人才非常稀缺。总体而言,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科技力量投资不足。虽然建立了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但大多数科技人才和财政投资集中在远离农村的省市机构,最需要支持的农村基层机构缺乏人才和力量,农村一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有些无用。

(二)生产规模小,方式落后

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循环的过程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高的依赖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农业发展中小家庭的商业模式长期存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经营主阵地,第一产业属性依然较重,传统的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改变。在我国,除了东北地区大农业发展优势外,大部分地区土地分布分散,机械化利用程度不高,只能沿袭传统的精耕细作,因此劳动生产率较低。由于规模低,各种农业技术的应用较少,大部分农民以兼业生产为主,农村劳动力往返城乡,导致生产管理模式无法改善,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才。目前的情况是,人才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而部分高校相应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在农村或农业领域就业。从农村和农业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真正有培养需求和深造意愿的农民没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再教育。高校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往往受到就业市场的干扰,迎合热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面向农业、服务农业的初衷和动力。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形式和实践中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学生参与农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因素都是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

(四)农村基本生活环境与城市差距较大

我国城乡发展失衡是不争的事实,在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城乡教育方面,城市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远远超过农村人口。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在生活条件的约束下,辍学率和流失率也高于城市学生。全国80%的卫生和医疗服务集中在城镇。到目前为止,一半的农村家庭没有卫生厕所,近30%的农村家庭没有安全用水。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差距较大。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