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需求调查
这主要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和考核形式四个方面。
1.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合作和组织,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课程体系的学科类别,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子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搭配,反映了一定的课程概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从设置上看,全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两部分组成。在具体培训中,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比例基本为6.5:3.5。研究结构表明,参与调查的教师普遍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例,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比例为8:2的选项高达59.3%。这说明教师更希望专攻技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课程内容
目前,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最感兴趣的是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普遍追求实用性和及时性,对提高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等理论内容不感兴趣。
比如“你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缺什么补什么,现学现用’的态度是”在这个选题中,39.7%的人选择“同意”;选择“不同意”占16.3%;42%的人选择“不完全同意”。调查结果显示,受训教师的困惑,因为选择“不完全同意”的比例最高,表明实用主义与理论教育的冲突,以及理论与及时性的冲突。
课程内容的具体选题是多选题,教师的选题比较分散,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对较多。大多数教师希望增加一些选修课,如果他们能进行“菜单式”培训,效果会更好。据报道,教师职业是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的职业,因此教师的心理调整和心理健康咨询尤为重要。我院一直开设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及相应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得到了受训教师的肯定。其次,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现代教育技术也相对薄弱。在这方面,我们开设的课程可以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是学科专业知识,一直是我们的重点。相对而言,课程开放得足,内容适应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至于“菜单式”培训,目前我们也致力于开发和建设。
在“你参加培训的主要收获”这个话题中,由于是多选题,选项相对分散,选项“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和“更新了教育理念”。培训效果明显。
3.课程类型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虽然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主要希望多种形式并存。课程类型的问题是多选题,选项非常分散。受训教师希望多种类型并存,如传统的“专题讲座、报告型、与专家讨论互动、交流对话型、观察名师课堂教学型”;近两年也有“教育故事、专题沙龙”的推广;还有“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讨论”等共同发展;还有一些人想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突破,比如“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等等。
我们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校本培训”。因此,培训教师所在学校校本培训的实际发展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发现,我市96.7%的中学开展校本培训,频率相对较高,往往占61.7%。这样,我们的课程就实施了。
(2)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建议的研究和调查
这部分主要是要求受训教师就“培训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时间和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宝贵意见。在培训教师的选择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培训教师是“一线教师”,其次是“有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员、区市教研人员、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对培训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很高,希望不断提高培训师的教学水平。通过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受训教师希望通过学习从优秀一线教师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中学习,从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你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有什么问题”?首先,受训教师对我们的教学硬件设施提出了很多意见,如教学楼破旧、教学设备老化,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训教师的情绪,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此外,希望组织培训的高校可以组织专家进入基层,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能够更快地成长。此外,希望根据需要开设课程内容,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进行培训,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时间:大部分老师希望培训时间放在平时的工作日,占52%,其次是27%的网络学习。我最不想在周末接受培训。原因是老师的工作负担很重,带毕业班的老师一般周末都要上班;其次,辛苦一周后,要有一点缓冲时间,自己调整休息,照顾家人。
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选题中,选择“国家、地方、学校按比例开发”占43%,选择“地方、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开设”占41.3%。说明根据实际需要,三级开发或二级开发更适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