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我国职业教育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我国职业教育仍处于高职(专科)水平,使人才培养水平较低。低学历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申请人数少,学生学习基础差,综合素质低,增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使职业教育难以培养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新技术人才。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都是从原来的中专转型而来的,专业设置有明显的学科教育影子,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的水平。


2.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不适应新兴产业的转移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按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定位为区域经济服务。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跨区域人才转移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中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由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选择广泛,有时不愿意从事这些新兴产业的一线工作,这使得该地区的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其他省份的人力资源。然而,区域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使得这些跨区域的人力资源转移难以进行系统和信息交流。


3.职业教育机构的主动性还不够。为了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但改革必然会带来风险。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先机构基本上是公立机构,不愿承担职业教育“逆转”改革的风险,只希望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教育进行简单的改革。然而,这种“皮毛”改革并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4.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上,其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较好的生源。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录取率平均在40%以上。也就是说,几乎所有高考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都被普通高校录取,其余的学生可能成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水平。其次,学生掌握的技能相对单一。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一般是中低级人才,只掌握单一技能,发展不平衡,缺乏可持续性。最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片面理解和职业教育本身的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高,使许多职业学院学生对自己有负面认识,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