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问责制已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绩效问责制也成为教育现代化中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要实现教育绩效问责,首先要全面评价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质量。在传统意义上,教育投资的统计和监测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更直观、更容易实施。教育产出是指学生的学术质量不像物质生产那样容易定义和测量,因此如何评价学生的学术质量成为一个难题。学术质量评价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落实教育绩效问责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前提。与学业质量相关的重要工具之一是考试。考试具有教育和社会的双重功能。从教育层面看,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从社会层面看,考试成绩可以作为个人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估计值,实现颁发证书、选拔录取等社会功能。特别是政府或专门机构举办的大规模社会化考试,广泛应用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各教育阶段的分流。由于这些考试与考生的利益密切相关,往往被用作绩效问责的依据。然而,由于技术和概念的多重缺陷,这种评价往往以考试原始分数排队,容易出现方式单一、内容狭窄、考试结果误用和滥用、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等负面现象,难以对教育教学发挥积极作用,难以对国家人力资源配置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笔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利害考试在绩效问责中的价值。
高利害考试用于绩效问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教育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全球化时期世界各国的共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创新,促进公平。为此,建立和完善国家乃至基层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进步和学校学区学业质量提高,合理有效配置教育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同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重点加强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
根据培训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开展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提高综合质量评价。探索各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乐观、独立、努力成为人才。”[1]在此背景下,评价已成为教育体系的热门词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部门和许多研究机构正在讨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
(2)高考“三个优势”要求其拓宽选拔以外的社会教育功能。
《教育规划纲要》为高考制定了新的基本原则,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终身考试的弊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1]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科举制度曾首先在世界上建立了“以才取士,贤者治国”的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除了一段极其异常的时期外,高考等大规模考试在我国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考试。然而,长期以来,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理顺。从“片面追求入学率”到“应试教育”,考试带来的弊端和副作用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障碍。除人才选拔外,大规模教育考试如何根据国家需要挖掘高度社会信誉的海量数据,开展学生学业水平进步和学校、学区学业质量评价,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对教育考试评价机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考试评价机构需要充分挖掘以高考为代表的高利害考试数据,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和考生的评价反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发挥考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管理价值。
(3)目前高考成绩评价方法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
高考俗称“指挥棒”,凸显了其对教育教学的反拨作用。事实上,无论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喜欢,判断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成就是一个普遍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公众甚至政府和专业机构大多是“以结果论英雄”,关注与个人或集体利益直接相关的指标,如“北清率”、“一本率”和“在线率”。然而,这些指标大多是一些相对指标,受招生指标等因素的限制,反映了个体和集体之间的相对差异。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绝对指标,即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从教育测量的专业角度来看,我国对高考教育评价的使用还缺乏真正的专业技术讨论,甚至有误用和滥用高考成绩和数据的倾向,这不仅与社会观念有关,而且与高考数据分析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有关。
(4)高质量的考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充分利用考试数据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考生发展,已成为教育考试行业的热门话题和重要任务。然而,“如果工人想做好工作,他们必须首先利用他们的工具。”.只有首先对考试本身进行评价和反馈,改进考试工具,创造高质量的考试,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试结束后,许多教育考试工作者往往关注如何利用考试成绩来评价考生,但相对忽视了对考试本身的评价。因此,专业考试机构有责任深入挖掘考试数据,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考试数据,以客观、定量的视角和评价质量为出发点,根据考试分析结果,为命题部门提供客观、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为命题部门提高考试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最终实现考试教育和社会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