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和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的形式,即教师首先向全班安排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综合性研究课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每个学生都会设置具体的话题,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花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老师如何监控这么长时间的“作业”?其他学生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分享研究成果?定期在网站上发布研究进展或不定期通知相关情况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全班同学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需要收集资料,围绕同一研究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或形成观点。然后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然后进入第二轮讨论,或完成论文。显然,互联网是它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一开始,每个学生收集的信息和自己的结论或观点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全班可以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BBS异步讨论;在网上公布初步结果,然后继续通过互联网讨论,这样重复。
小组合作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聘请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成人(如我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导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包括分工、合作、各展所长、互补合作。此时,小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资源共享、思想共享、任务进度协调,因此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目前,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合作学习系统(www.webcl.net.cn),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的分组策略和互动合作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泰盛德公司开发的新时代因特网协同教学系统是学校局域网合作研究的有利工具。该系统拥有互联网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平台和学校互联网应用平台,可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开放试验资源建设机制,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