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外托管机构的原因
校外托管教育是一种以服务和利润为目的的自发、多样化的教育现象,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1]。中国的校外托管教育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校外托管教育是指父母因各种原因不能照顾和管教孩子,但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好,所以他们支付一定的报酬,委托管理人员照顾孩子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监督和指导孩子的学习方式。
托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社会现象,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其次,父母太忙了,不能照顾孩子,有些知识已经忘记了,孩子的家庭作业指导已经无力了。第三,父母仍然盲目跟随趋势,看到别人的父母送到托管教育机构,他们有“自己的孩子不去不好”的从众心理。
根据家长不同的教育需求,校外托管机构也发展出不同的托管形式。有的家长把孩子完全寄托在托管机构,一直在托管机构和托管老师一起吃饭生活,一周或一月回家一次,这叫全托。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在托管机构,只吃午饭和午休,有的不仅吃午饭和午休,还做晚上作业辅导。这种托管方式称为半托或晚托,也是最常见的托管类型。校外托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果有教育需求,就会有相应的教育服务。它的存在可以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的补充。
2. 校外托管教育现状
半年内,笔者对江苏省某地级市部分托管机构进行了调查,走访并体验了被调查的托管机构。调查显示,一所学校附近通常至少有三个托管机构,其中大部分是半托管形式,负责儿童晚餐和晚间作业辅导,少数还负责儿童午餐和午休,各年级学生混合,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同。这些托管机构大多由学校在职教师或其亲属经营,大部分机构租用住宅或车库。托管机构聘用的教师主要是大学生和退休教师。在这些托管机构中,学生的伙食基本由托管机构聘请下岗中年妇女负责,学生从放学到晚上8点左右由家长接走。
通过调查和采访,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更愿意在晚托管班完成家庭作业。这些学生认为他们可以在晚托管机构和同学朋友一起学习,感到非常高兴。很多低年级学生觉得托管机构的老师和蔼可亲,作业准确率很高,可以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托管机构管理严格,气氛压抑,做完作业还有额外的作业,所以不喜欢留在托管机构。这些学生大多处于高年级阶段。
与学生对托管机构的态度不同,家长们一致认为,由于工作繁忙,家务琐碎,不能及时、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托管教育机构可以减轻大量的教育负担,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甚至解放。但托管机构教师表示,托管班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家长与孩子的及时有效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仍有更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子关系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许多教育风险,家长不能将教育责任完全抛给托管机构。为此,本研究通过认真梳理调查访谈,总结了托管教育在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