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将3D创客教学理念融入课堂

创客教育是一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营造轻松、自由、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渐接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D创客教育作为一种自主性强、主体地位突出的教学模式,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创客教育理念与教学课堂相结合,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转变教学理念,将3D创客教学理念融入课堂


3D创客教育是一种以3D打印技术为载体,具有创新、体验、互动学习等特点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产生系统的教育教学政策,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这一概念的转变:


1.1“做足功课”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


3D创客教育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想将3D创客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首先需要对3D创客教育有足够的了解。对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3D创客教育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同时结合自己丰富的日常教学经验,运用合理的方法,将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1.2适当的设备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


3D创客教育的关键在于3D打印技术,而3D打印技术的关键在于一套合适的设备。要实现3D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的完美融合,首先需要一套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操作的3D打印设备。3Done是一款易于小学生学习和使用的3D建模软件。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这种易于理解和启动的3D打印设备,教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


2.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2.1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与3D打印技术有机结合


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其基本技能,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实现3D制造商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一体化的目标是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利用3D打印直观、多样化、空间特点,通过反复操作实践,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发散思维,培养空间想象力,在3D打印的具体操作中,教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的。


2.2将课本内容与3D打印技术有机结合


教学理念从产生到实际应用,首先要做的是制定详细的教学政策,将教科书内容与教学理念完美结合。因此,为了实现3D制造商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的整合,教师需要将3D打印技术与教科书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参与“在线学习”和“名片DIY”的任务时,教师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发散思维,构思自己的名片,然后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专属名片,最后让他们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自己的名片。当他们得到自己的专属名片时,孩子们非常高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极大地激发他们独立学习的热情。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