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同于普通学生,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培智学生的音乐课程中,选择游唱教学是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动、提高社会适应性和沟通能力的更好方法,通过肢体活动和音乐节奏,可以增强他们对外界的感知,放松心情。在游唱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对于一些感知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融入音乐世界。
一、游唱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培智学生的心理或智力问题会导致个人情绪的封闭。大多数时候,他们对别人有很强的警惕性。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很少主动接触,更难像普通学生一样形成良好的友谊。通过游唱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音乐互动机会,让学生放松,融入周围环境。例如,教师通过“大手拉小手”以音乐为背景,主动牵着学生的手,引导学生牵着身边学生的手,跟着音乐走。在这样的环境下,培智学生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和谐而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与他人的身体接触也会形成自我适应。教师可以通过游唱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控制课堂纪律。受其特殊性的影响,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然而,游唱教学法本身就是一种轻松可变的教学方法。它不强迫学生在地理位置上刻板学习,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肢体运动、节奏、舞蹈等方式感受音乐,培养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第一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节奏。当一些特殊的音乐节点出现时,他们可以做一些小的跑步、跳跃、拍手等动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习音乐曲目,提高学生对节奏的适应性,间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二、游唱教学课程模式
与普通学生不同,培训学生的教学是创新和多样化的前提。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学生可以对教师和知识产生情感,愿意放松,接受教师的教学。因此,在培训学生的音乐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互动。
(1)情景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应该更加情境化,以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整合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背景驱动学生进行节奏,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身体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置身于音乐环境中,消除外部影响,提高适应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体在多媒体上播放图片或视频。例如,在学习中“两只老虎”在一个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可爱的动画图片,以图片展览的形式与歌词一起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共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教学为场景的游唱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更轻松地融入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应性。
(2)互动教学
游唱教学对教学环境要求不大。一般来说,学生的节奏是由教师的节奏驱动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引导学生互动,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如一些课堂活跃的学生,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带动课堂氛围,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堂游戏,比如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音乐动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师生的情感互动,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互动教学可以在一些轻松愉快的场景中进行。教师可以融入学生队伍,与学生一起做动作和节奏,让学生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音乐节点,如停顿,教师可以教学生暂停,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由教师驱动,也可以很好地适应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于一些参与感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言语鼓励,并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如何听音乐、感受音乐和参与活动。这种互动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也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培训学生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音乐教学,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角色融入学生的环境,通过创造音乐场景,充分发挥个人的热情和魅力进行音乐教学。在游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互动欲望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从侧面推动他们,以互动的形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警惕性。通过教师的驱动节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节奏和音乐氛围,同时形成特殊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