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生就业形势


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毕业季,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虽然偶尔会出现小幅反弹,但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自2006年以来,由于我国就业机制的全面市场化发展,毕业季一次性就业率仅达到67.3%左右,比实施高校扩招前一年就业率下降了5.3%。2003年,第一批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大学生毕业,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212万,比去年增加了46%。由于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各行各业都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季就业率下降了14.7%。9月初,就业率提高到70%左右,但仍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2004年9月初统计的就业率仅为73%。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43万,2013年将达到667万,2015年将达到691万,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就业。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群之间的就业矛盾将逐步加剧。


2.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从大学毕业生本身来看,


在就业过程中,高不低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总是对自己的职业要求高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总是期望找到一份高薪轻松的工作,却不想付出与高收入相对应的高薪。如果他们想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他们就无法达到自己的能力。而且,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更喜欢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公立学校和大公司工作,而不是在中小企业工作,更不用说在偏远地区工作了。因此,一些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在中小企业工作,更不用说偏远地区了。毕业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2.2从毕业院校来看,


首先,自2003年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以来,中国的人才市场需求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一批庞大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其次,当今社会市场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但我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大多缺乏综合能力;此外,大学生就业指导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大学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就业指导起步较晚,一些高校仍处于传达政策和整理信息的初始阶段,其指导工作远远不能满足适应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要求。


2.3从社会用人单位的角度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结构逐渐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就业需求也处于成熟稳定的阶段,需要招聘的人才有限。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新企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需要招聘精英技术人才,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主要接受大学毕业生的中小企业破产,勉强生存的企业开始裁员,以降低成本,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企业开始实施裁员。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增加,许多大学生将面临毕业后失业的困境。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影响迫在眉睫。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学生人数。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是失业”。这种情况会导致高中生及其家长重新思考是否继续上大学的决定。在更好就业的思想指导下,大学生就业难对大学生人数的影响不容小觑。


(2)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被迫承担更多的功利主义。


(3)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尤为明显。因此,值得高校和教育部门反思,改进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选择。


4.改善当前就业形势的方法


4.1大学生要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放宽就业范围,降低预期。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职业,找到合适的求职目标。


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过去,“一次就业决定终身”的思想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再就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第一次就业,有“先就业,再就业”的心态。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4.2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有效供给


教育机构应根据市场变化淘汰和增加相应的专业,不断调整专业及其课程选择,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解决专业趋同的问题。同一专业在各高校重复设置。由于专业趋同,高校之间没有突出的特点,各高校趋于一致。这一现象使名校毕业生具有就业优势,普通高校毕业生处于劣势。高校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有效避免专业趋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