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反思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

一、美国通识教育分析


通识教育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世纪初美国首次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讨论和研究它。今天,让我们来谈谈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和影响。


1.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


(1)萌芽阶段。1830-1940年是通识教育的萌芽阶段,以古典优雅为主,但一直存在着优雅与运用科学的争论。


(2)发展阶段。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通识教育》的出版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成熟阶段。1960年至1970年,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美国大学校园动荡不安,通识课程在动荡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创新。到1980年,美国开始恢复保守的价值观,基本上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


2.课程设置。


(1)制度要求。美国大学一般实行几种不同的校历制度:


学期制(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和三个学期)


学季制(每学年四个学季)


校历制(每学年分为两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


要求学生毕业时完成32门课程的学分,共有12门必修课和2门免修主修课。


(2)课程内容。基本要求:英语写作、数理统计、外语


核心课程: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思维、科学社会分析


3.教育目标。


(1)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目的是“培养20世纪受过教育的人”。这需要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批判性理解;能够清晰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理解和思考道德伦理。不难看出,哈佛大学要求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有教育的人,并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2)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技能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学注重为学生打下基础,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提高教育效率,培养综合能力。


二、反思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


从以上对美国通识教育的综合介绍中不难看出,美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和完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英语专业有什么启示和参考呢?


1.中美通识教育比较。


(1)发展和关注。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发展。因此,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得到了改进。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占总学分的比例较低(4%)~12%),发展也很不平衡。大陆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类课程地位较低,不受学生重视。


(2)主要形式。美国的通识教育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另一种是交叉课程,主要是专业学院学生的交叉学习,形成知识的互补性。三是基础通识教育,是统一要求学生学习一定内容的课程组织。


中国的通识教育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涯,采用了分布式选修课的方式。选修的文化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分为几个模块,要求学生从不同领域选修一定的学分。


(3)具体实践。美国的通识教育学院分为两类,即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文理学院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统一安排学生,明确相应的课程体系。专业学院主要是科技学院,其特点是本科和研究生之间的教学密切相关。


我国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种类繁多,选择范围广,但其结果是内容复杂,课程质量差,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2.反思和借鉴。


(1)建立一个完整的层次体系。美国层次化、系统化的通识教育体系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将不同属性的大学分类,然后将其薄弱学科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互相学习,优化发展。


(2)促进学科整合。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往往知识面狭窄。因此,通过与相关学科(如商务、法律等专业)的整合,可以拓展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3)树立正确的思想。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有助于通识教育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顺利发展。然而,受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忽视了道德修养的自我修养。因此,要使学生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价值,真正重视通识教育,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人格的提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