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

创新一词从哲学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社会和生活的再创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是通过不断创造社会物质世界,创造新的社会矛盾,从而产生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我国高校教育为青年一代培养创新教育和意识提供了空间。因为教育是指导学生用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来认识整个社会,理解和掌握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人理性思维方式,从而改进和创造一些实践的过程。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


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各地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中大学高等教育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和创新行为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支撑。中国政府意识到,创新驱动所需要的是人类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此,政府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的重点,从通过扩大高等教育积累人力资源成本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然而,中国大学的教育过程仍然不同于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


1.不同的教育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是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培养人才的教育。但就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而言,特别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要求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确实很难也不可能使各类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美国的教育政策并非如此。美国的教育一直强调注重个人个性的发展。中国教育过分强调教学行为的结果,但很少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中国学生的情绪发展远远落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教育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智商和非智力因素的研发和个性的培养。教育是一个传播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国式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让参与者体验到整个教育生活中应有的丰富内容。中国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人格和知识的培养。同时,我们应该相信和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学生都会成功。高校和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引导和肯定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敢于实践和创新。


2.不同的教育方法


中国大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美国大学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高校教育重视教师教学。如今,在大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课时被压缩。一些内容丰富的课程很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表现,只能由教师授课。虽然教师想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对教师和教科书提出问题,但课程的紧张进展往往会压缩这一环节。美国教育重视学生的研究性自主学习过程,即要求学生独立参与过程。在美国教师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学习新学校时,教师不像中国教师,而是分组测试或课前学习总结,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查阅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最后,与其他学生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由老师总结提出知识理论。人类的文化知识和传统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确,目前很多中国高校只注重知识的盲目传递,而缺乏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观念和行为。因此,许多大学生只能重复教科书中的概念和观点,从不怀疑和反驳教科书中的观点和权威,导致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很差。在大学阶段,许多学生不能根据教学内容总结课程的关键知识背景,找到专业学习的重点,找到课程知识的收入来源,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相应的新问题,更不用说用教科书中的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新问题,解释生活中的新现象了。但事实上,中国学生有自己独立学习的潜力和能力,但目前的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并没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概念。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