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铁路职工教育概况

近代以来,铁路一直扮演着经济主动脉的角色。然而,铁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需要的不是老式士大夫和小生产者,而是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和新兴产业工人[1]民国时期铁路职工教育的推广,不仅是教育的广义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铁路工作的发展。一方面,铁路是现代集约化的代表,铁路职工应该集中在国内劳动力上。另一方面,铁路职工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进步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一、铁路职工教育概况


南京国民党成立后,随着政府认字教育运动的推进,铁路职工的教育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办理职工教育之初,铁道部出台了《铁路部实施铁路职工教育计划纲要》,成为办理职工教育的法律法规[2]1920年,开设职工教育筹备办公室,旨在实施职工教育准备、员工讲座、规划教师等。第二年,在各行各业开办职工学校(校内教育),并成立演讲小组(校外教育)到各行各业的学校,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随后,筹备办公室更名为“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旨在首先提高其知识和性格,了解其责任和地位,不盲目遵循事物分析;二是逐步提高铁路工人的地位,防止过时。


民国时期,中国人民的教育水平远低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低教学直接导致工业水平和生产事业落后。铁路职工教育问题是国家认字运动在行业内开展的旨在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识别和接受教育的活动之一。政府雇佣的铁路工人比私营企业多,成为工人教育的中流砥柱。根据民国21年铁路部职工教育委员会的调查分析,全国铁路职工总数(东北四省除外)为8.19万○7人中,43.8%不识字。[3]不难看出,铁路职工失学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低。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工人,教育水平仍然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私营企业工人的教育水平了。


识字运动的实施非常困难。首先,混乱的游戏对教育事业的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财务问题也成为教育计划推广的困难。最后,员工接受教育的意识薄弱也阻碍了员工教育政策的实施。只有金浦、京汉、京奉、京绥四线有12所职工学校和40所演讲机构。[4]这些教育场所的建立足以表明国民党对铁路职工教育的重视。


(1)教育对象和教师


说到铁路职工教育,我们必须明确教育的对象。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员工分为农民工、农民工、汽车农民工、电气工人、道路警察和其他工作人员。首先,农民工人数多,生活稳定集中,决定了这类员工最多。第三,工人们建路基、铺路轨道等,日夜忙碌,整天闲暇。这些工人大多来自农村青年劳动力,教育水平低于普通铁路工人。由于工作地点不确定,时间不正常,这些人员不能完全接受职业教育,教育率低。其次,随着驾驶安排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车辆人员无法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电气工人属于铁路生产专业人员,人数少,分散,难以集中组织讲座。此外,道路警察也是人员较多的工作类型,因为大量的人也成为教育的主要对象。


根据《铁路职工教育实施人员通则》第四条的规定,聘请中等以上学校毕业的人员担任教师。在教师的选择上,包括留学生、大学毕业生、特殊学校毕业生、民办教育学院毕业生、普通师范毕业生、高中、初中或从事工人运动的人员、办理教育的人员。中国铁路本身就是一种“外国产品”。中国人要想控制铁路,就必须去国外学习。因此,教师大多是掌握留学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此外,自南京国民党统一全国以来,全国铁路高校统一为交通大学,包括北平铁路管理学院、唐山工程学院等。,为铁路职工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成为职工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


(2)开设教育机构


(1)识字班


职工教育委员会设立识字班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培训人数暂定为60人,位于北平和南京。识字学校的课程暂定为识字、写作和注音符号。根据全路人数,全路人数不足1000人,2000人左右,以此类推。识字课程已成为培养员工知识的初步教育机制。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铁路工人来说,识字课程的建立为现场工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2)职工公民学校


员工公民学校的课程包括三民主义、普通话、算术、社会公民、绘画和员工常识。这些课程都是根据国家和工人的利益制定的。三民主义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明确的,所以三民主义是提高员工思想意识的首要任务;普通话是为了让员工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修养;在一些工程测量、工具制作等方面不能与算术和绘图分开;社会公民课程是现代公民培训的必修课程,公民意识的增强也应普及到各行各业;员工常识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上述课程的设置提高了员工自身的价值,成绩优异的可以晋升,实际上提高了员工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3)职工教育馆


全路人数在4000人以上的,设立职工教育中心,2000人以上或者1000人以上的,如果全路人数不足1000人,与相邻铁路设立职工教育中心或者分馆。在有员工识字学校的网站上设立旅游中心。职工教育中心的课程分为休闲、演讲、书籍、报纸、健康和生计。教育中心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职工学校的基础课程,而是针对更深层次的员工培训。演讲等科目也可以突出员工和学生的个人能力;书籍和报纸开阔了员工和学生的视野;健康课程的设置增强了员工的健康意识,下班后可以注意健康问题。


二、面临的困难


为了改善国家认字教育,铁道部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但仍面临着许多阻碍教育进步和发展的问题。从整个铁道部来看,经济开支是主要原因,因为创办学校积债众多,所以无法发展。此外,人才的缺乏也不容忽视,教育员工的培训也因资金的原因而搁浅,缺乏好的教师变得困难。制度的不统一导致指挥不力,再加上军事和政局的影响,在实施中自然无法顺利进行。在办学方面,由于部分校舍远离员工的工作场所,员工下班后没有精力阅读和识字;部分校园教室座位有限,使工人没有座位,影响工人再读率;其次,教师口音不同,员工学生与教师沟通困难;员工自身水平也不同,班级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要,如低水平学生不能跟上课堂,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低水平教学不满意;当然,有些教师态度不好,导致员工不愿入学;学校课程不能引起员工的兴趣,降低入学率。从员工和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加工阶段的高薪补贴吸引了员工,加工阶段不愿意学习,降低了学习欲望;在提高无望的情况下,也会降低员工的学习欲望;工作时间长,学习无聊,员工出于惰性放弃学习;30岁以上的员工因记忆力下降而辍学;有家庭的铁路工人要分心解决家务,尤其是发工资后缺席教学的;此外,想找其他工作的员工往往缺席。


此外,大多数铁路员工都是无知的努力工作,他们认为阅读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普及公共教育仍然是愿望,成人教育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用文字向他们传达三民主义和现代社会的知识是相反的,适得其反。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着“工人不是学生,工人学校不是学校”[5],以学校的方式管理员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所社会学校,它面临着工会、党和其他组织,这足以影响学校的过程和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