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我国制约技术创新的问题
(1)企业的发展模式难以改变。虽然许多企业逐渐将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阶段,但目前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不够,创新能力不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此时,在市场等因素的限制下,企业管理者看到科研创新效果不明显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逐渐放弃对技术创新的投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以巨大的物资和劳动力消耗为代价。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物和有形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实现了资本的积累。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未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变传统经营理念,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缓慢,不仅创新进展缓慢,而且质量不高,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陷入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的恶心循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奖励激励制度不完善,技术创新发展与市场运作严重脱节,导致了当前形势。目前,我国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虽然在国家的号召下,企业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资不断增加,但在企业中的作用很小。目前,我国企业对科研的投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基础研究、产品实验开发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科研投入非常低。截至2016年,我国研发和试验开发资金支出15677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5.25%,应用研究占10.27%,开发研究占84.47%,说明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缺乏破坏性创新,无法打破现有平衡。因此,我国企业很难掌握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接受外部技术的能力也很差,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道路。另一方面,从专利数量来看,2016年专利申请受理人数为34648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人数为1338503项,其中大部分是无法形成技术创新的专利类型,如外观设计专利。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4587.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743585.5亿元,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波动明显,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峰值,事实上,那段时间正处于经济危机期,2007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呈下降趋势,2016年低至6.7%,与1980年基本持平,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驱动的。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开工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中国的第二产业依赖于人口红利。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也在下降。其次,我国第二产业以低级制造业为主,工业附加值低,产能过剩。最后,中国第二产业过于依赖出口。中国第二产业的产出,特别是制造业,用于出口。2007年经济危机后,外国购买力下降,2016年中国出口比2015年下降近8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0.1%,而到2016年,贡献率降至37.8%,相应地,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7.3%。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降低。可以看出,依靠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投资,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模式逐渐薄弱,第五轮信息技术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适应系统即将达到界限,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完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提高创新水平、制定有效创新机制、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完善相应的创新体系,安排相应的制度,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问题和纠纷,制定相关政策调解市场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实践中,走出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
(2)国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技术创新离不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对技术创新的鼓励。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没有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这些资源的投入往往无法收回,更不用说利用技术创新获取利润了。在这样的循环中,技术创新很难取得成果。国家需要完善当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这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因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无形的科学成果,只有通过生产的产品才能展现出来。其特殊性决定了对技术创新等财产的所有权判断,只有借助知识产权法才能实现。只有国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才能保证技术创新成果,企业和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
(3)企业注重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奖励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类型的不断变化,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仍不明确,技术创新仍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缺乏创新动力,不重视技术创新。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建立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主体,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一系列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企业管理自主权,在技术创新中获得企业自我转型和发展能力,在技术创新中获得收入,技术创新成果也可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制定一系列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奖励体系。
三、结语
总之,中国要维持经济发展,必须从技术创新入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技术带动经济,帮助中国经济顺利度过“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