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社科论文

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学术影响力

【摘要】目的: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以2002--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信息为研究对象,从获奖作品、作者、机构、施引者、施引期刊以及学科分布等角度深入分析,并与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莫进行对比研究,力图全方位、多层次探讨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结果: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小,在国内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为文学、历史学,但是某些学科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术领军人才流失现象。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各领域优秀学术人才的识别与管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社会科学;河南省;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力;人才流失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社科奖”)是各级政府对突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颁发的奖励,对引导学术、激励人才、传承文化、优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1]。省级社科奖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奖项,获奖成果通常代表各省某一时段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水准。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关社科获奖成果的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关于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力的深入研究较少。胡茜[2]比较了11省社科奖的评选办法,提出了社科奖评选的基本规范。黄华伟等[3]通过分析湖南省2002--2010年社科奖现状,提出了湖南省社会科学发展和成果评价建议。王永斌[4]从学科、地区、内容以及被引情况等方面研究了高校社科奖的学术影响力。王钢等[5]以甘肃省社科奖数据为例,探索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在社科领域的应用。本文以河南省2002—2014年社科奖获奖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力求多角度探析获奖成果以及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搜索河南省2002--2014年历届社科奖的获奖信息,数据来源主要为河南省各个机构的官方网站,例如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大河网。河南省尚未完全公开历年获奖成果的详细数据,相关信息非常分散,各处数据不仅格式不一,而且完善程度也不尽相同,需要多方搜寻考证并且清洗数据。鉴于2002年和2003年外其余年份的三等奖资料均缺失,笔者主要研究二等奖及以上获奖成果。经统计,本研究涉及的获奖成果共1230项。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目前检索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被引情况的重要工具。与中国知网(CNKI)相比,CSSCI的文献被引数据相对较低,但其引用数据均来自声望较高的社科类核心期刊,因此用CSSCI评估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较为合适。2017年3月1日,以CSSCI为检索工具,在高级检索的被引文献检索框中依次输入各个获奖成果名称和作者,得到获奖成果的被引情况,利用自编程序将引文数据转换成电子表格,并与获奖信息表整合作为基础数据来源。为了解各获奖作品的荣誉归属情况,通过CNKI和搜索引擎确定各获奖者的所属机构,对于多作者作品按照第一作者查询,若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发生变动,以作品发表时的署名机构为准。

    此外,采集了1998年以来河南作者的CSSCI发文数据和教育部1~7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信息。采用篇均被引次数测度获奖成果的平均质量,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河南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将施引者与河南作者CSSCI发文信息对比,研究地域影响力;将河南省社科奖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比较,评估河南省社科奖的识别效果。

2 数据分析

2.1 各年度获奖情况分析

    河南省社科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等级分为荣项和749项,二者的被引率较为接近,这表明独著、誉奖,一、二、三等奖,从2011年起增设特等奖, 合著均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式,科研成果2002--2014年二等奖及以上获奖信息见表1。

    从各年度获奖数量角度分析,一等奖的数量相对稳定,二等奖获奖数量逐年增多,但是总被引次数却呈下降趋势,2013年和2014年的下降尤其明显, 说明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需要时间沉淀,时间间隔越长,被引用的机会越多。被引数量作为评价获成果学术影响力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作品的学术影响力越大。2002--2014年,河南省获奖成果的篇均被引次数为1.6次。各年篇均被引次数高于平均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前,其中2003年篇均被引次数高达5.3次。2010年以后篇均被引次数均低于1次,说明零被引成果增加,稀释了引用次数,该现象虽然与时间有一定关系,但也说明相关作品的质量有待提高。统计表明,二等奖及以上获奖成果中合著与独著作品的数量分别为481项和749项,二者的被引率较为接近,这表明独著、合著均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式,科研成果质量没有明显差异。因此,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的评价若过于推崇独著形式,对社科繁荣发展并无太大益处。但是某些省份的职称评审条件明确要求,文科成果必须为独著类型的核心期刊论文。这种要求显然有失公允,建议职称评审、评奖等学术评价活奖动减少类似不合理的歧视。

表1各年度获奖以及被引情况

2.2 施引期刊分析

    施引期刊是衡量被引成果质量的重要参照物,其等级可以间接反映被引成果的学术成色。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公布的《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在CSSCI来源期刊的基础上设置A、B两类权威期刊,将其作为社科奖评奖和人才甄选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将其他CSSCI来源期刊归为C类核心期刊,施引期刊历年分布情况见图1。

    由图1可知,各年度3类施引期刊占比基本相同,C类施引期刊数量最多,大约占期刊总数的80%。河南省教育厅列为权威期刊的A、B两类期刊占比明显偏低,说明来自高端学术期刊的引用偏少,这是否表明获奖成果对主流期刊和学者的影响程度有限?从施引期刊等级角度分析,A类期刊在2007年和2013年占比特别低,是否表明这两届成果的质量比其他届略显逊色?由表1可知,2007年总被引次数为276次,仅次于2003年的286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73次,获奖成果平均质量较高。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或许说明期刊的划分标准仍有调整的空间。因致误判,宜从学术授信视角考察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以及学术影响,而非依托发表期刊的等级,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评判标准的公信力。

    施引期刊以及施引者的地域分布能够客观地反映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范围,为了解获奖成果的地域影响力,分别从期刊主办单位以及施引者所属机构2个方面进行研究。

    了解施引期刊的主办单位以及所在地有助于评估被引成果的地域影响特征。2002--2014年社科奖论文的施引期刊共517个,其中施引次数不少于15次的期刊见表2。

表2主要施引期刊信息

    由表2可知,施引文献主要来自高校以及各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其中河南省主办的期刊共7种,其施引文章数占总施引文章数的57%,施引次数超过30次的4种期刊中有3种为河南省主办期刊。虽然施引期刊的所在地并不能够准确表征其影响力的局限范围,但是大量有明显地域标志的期刊,或许可以说明河南省社科奖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内。

    为了进一步验证河南省社科奖成果的学术影响是否具有地域特点,将施引者与河南学者CSSCI发文信息比对,发现地域特点十分明显。据统计,获奖成果总被引次数为2014次,其中657次为河南作者所引用,占总被引次数的32.6%;第一施引者共1730人,其中487人为河南作者,占比28.2%。说明河南省社科奖获奖成果的学术交流圈子相对封闭,对省外学术界的影响较小。

2.3 获奖成果所属机构分析

    各机构的获奖次数能够反映该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但是大量零被引获奖成果可能影响判断的有效性,而被引获奖成果能够更加准确地表征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因此将分析对象设定为被引获奖成果,分别研究了被引获奖成果数量排名前10的学术机构、出版社以及期刊。

2.3.1 排名前10的学术机构分析

    社科奖获奖成果被引排名前10的学术机构见表3。由表3可知,排名前10的学术机构占获奖机构总数的18%,但其总获奖338次,占总被引获奖成果的88%,基本符合二八定律。上述学术机构可以视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从总被引次数的角度分析,排名前5的机构被引频次明显较高,这些机构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重点高校,而河南大学一枝独秀,其被引获奖成果数量超过100个,并且一、二等奖获奖数量均最多;综合类高校郑州大学仅次于河南大学位居第2,其篇均被引次数略高于河南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见长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获奖个数虽只有25个,但是总被引次数高达226次,仅次于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篇均被引次数为9.04次,位居第1。需说明的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篇均被引次数较高,主要是因为有1篇获奖作品被引57次,提高了该校被引次数的平均值;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篇均被引次数较低,可能与其研究内容、作品类型有关。被引次数只是判断获奖作品的一个学术标准,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类成果不太适用。

表3被引社科奖获奖成果所属学术机构分布

2.3.2 排名前10的出版社分析

    据统计,二等奖及以上获奖作品中共有432篇被引,其中274篇为图书类型的作品,约占总被引获奖作品的63.4%,其余为论文、会议文献、研究报告等类型的作品。本研究分析了被引获奖成果出版社分布,将其与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权威出版社名单比较,排名前10的出版社见表4。

    由表4可知,人民出版社作为综合性的国家级官方出版社,获奖个数和总被引次数均远高于其他籍出版社虽然不在权威出版社之列,但是作为河南省地方出版机构,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优势。中州古籍出版社虽然获奖个数较少,但是总被引次数仅次于人民出版社,篇均被引次数高达14.75次,位居第1。此外,中华书局的表现也很亮眼,篇均被引次数高达10.13次,远高于平均水平。据统计,排名前10的出版社被引获奖成果总数为151个,占图书类获奖总数的55%,篇均被引次数普遍较高,说明这些出版社的质量审查机制较为有效,推出优秀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和中州古成果的可能性更大。

表4被引社科奖获奖成果出版社分布

2.3.3 排名前10的获奖期刊分析

    据统计,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中共有113篇论文被引,这些论文的发表期刊较为分散,共55种,其中期刊h指数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5。

    由表5可知,排名前10的期刊基本为河南省教育厅界定的A、B类权威期刊,主要为经济学类期刊。从主办单位角度分析,排名前10的期刊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行业学会主办,没有河南省主办的期刊。由2.2节施引期刊分析可知,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多集中于省内,这一反常现象应当引起河南省期刊界深思——为什么这些主要影响本地区的优秀成果没有选择在本地刊物发表?河南省部分期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6],说明河南省存在一些高质量期刊。建议这些优秀核心期刊进一步提高自身知名度,扩大期刊影响力。优秀的学术成果是期刊繁荣发展的源泉,各期刊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分析工具以及方法分析优秀投稿者的行为特征,调整征稿策略,吸引更多优秀成果投稿,这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河南省优秀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4 获奖成果被引情况分析

    2002--2014年二等奖及以上获奖总数为1230个,总被引次数为2014次,单篇被引次数不少于15次的获奖成果共计26项,见表6。其中22项为2007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含2007年),此后仅2008、2009、2012年有被引次数超过15次的研究成果。

表6被引次数超过15次的获奖作品

    从表6可以看出,获奖成果的影响力普遍不高,高被引成果偏少。进一步分析可知,高被引获奖作品多为二等奖作品,一等奖作品仅有6项,说明一、二等奖之间缺乏明显的学术区分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许与评奖标准以及导向有关。

    为进一步探索各年度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力的发展趋势,将高被引的标准降低至不少于5次,趋势变化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虽然获奖数量总体逐年增加,但是每年的被引成果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而是稳定在35项左右,说明河南省不应当盲目追求提升获奖数量,而更应当关注获奖成果的质量。2005年以前高被引成果的数量与被引成果数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2006年之后高被引成果数量持续走低,说明近几年缺乏特别突出的研究成果,该现象可能与河南省的社科奖申报条件愈发严格以及部分高层次学术人才外流有关。比较2006年前后申报条件差异,发现2008年的申报条件规定论文集不能以主编或者副主编的名义参评,2010年又规定上一年度获得一等奖的第一作者不允许参评,2012年之后将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的作者不允许参评作为限制条件,甚至明确要求研究成果的年份与图书版次。此外,高层次学术人才外流也可能直接导致高质量研究成果的缺失。因此,如何留住人才,设置合理的参评条件,吸引更多高水平成果参评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2各年度获奖成果被引情况

2.5 高频获奖者分析

    河南省社科奖以前很少限制申报者,允许同一作者在不同年份多次获奖,于是出现了一些高频获奖者,其中获奖不少于5次的作者情况见表7。

    一般而言,获奖次数越多表明获奖者的学术实力越强。但是由表7统计结果分析,仅有5名获奖者的获奖成果总被引次数高于30次,部分高频获奖者的总被引次数以及篇均被引次数均较低,说明同行认可度并不高。值得关注的是,绝大多数高频获奖者担任的行政职务级别较高,可能印证了某些学者的担忧,即科研成果奖逐渐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今后应淡化其“官味”[7]。此外,过度激励某些领域的特定研究者,可能会挤压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和研究成果。相反,若能够及时认可那些已经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的新兴学科和学术骨干,将有助于保持社科奖的品位和活力。

2.6 与教育部河南获奖成果对比分析

    教育部举办的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奖”),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南省社科奖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力,利用自编程序将河南省2002--2014年社科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奖名单与高校社科奖历届获奖名单比对,得到相同姓名作者的获奖信息,再根据研究领域和身份背景等信息交叉验证,排除同名者,整理后的信息见表8。

    据统计,教育部高校社科奖获得者中21人与河南密切相关,共获奖23次。获奖者的所属单位基本为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其中河南大学的梁工、关爱和均获奖2次。由表8可以看出,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的获奖者明显居多,表明河南省在中国文学方面的研究实力较强,这与河南的地理位置以及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重要关系。如表8所示,有13位学者同时获得河南省社科奖和高校社科奖,并且多次获得河南省社科奖。相同作品两处获奖的成果有4项,均为教育部三等奖,其中3项此前获得河南省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由于缺乏河南省三等奖的详细数据,尚无法断定其他教育部获奖作品此前是否获得过河南省三等奖。深入研究获奖者履历发现,21名获奖者中7人的所属机构发生了变化,例如丁建定、解志熙和柯平,均转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由于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人才的成长周期较长,这种高层次学术人才大规模外流现象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非常不利,应当引起重视。同时还发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明星是河南省专科高校获得高校社科奖的第一人,但是未曾获得河南省社科奖二等奖以上奖项,此例也许足以警示依出身论学术成果等级的观点不可取。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慎重考虑报奖门槛,梳理评审标准中是否存在不利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限制。

表8各高校所获省社科奖与教育部高校社科奖的对比

2.7 获奖学科分析

    按照河南省社科奖相关标准,只有具有重大学术创新或者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才有机会获得一等奖,因此,分析一等奖成果的研究领域可以窥见河南省社科奖的学术政策导向。本研究样本中一等奖成果共173项,其中48项涉及河南政策发展、中原经济建设和河南文化,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有关党政、经济建设的获奖成果共64项,占37%,说明社科奖侧重于能够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对策型成果。虽然社科奖涵盖哲学、语言、文学、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和史学8大学科门类,但是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史学和文学。在教育部高校社科奖中获奖的河南论文主要为文学和史学成果,将这2个方面信息相互印证,可以发现河南省的优势学科为文学和历史学。但是,长期激励并且过于倚重个别学科的策略不利于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以及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偏低,学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获奖成果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年度总被引数量却逐渐降低,并且近几年高被引(被引次数不小于15次)作品数量锐减。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施引期刊多为河南省主办期刊并且施引者主要为河南作者。

    获奖机构和学科分布不均衡。获奖机构主要为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以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高水平论文多发表于河南省省外期刊,发表于省内期刊的较少。优势研究领域为文学、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其他学科的优势尚未充分显现。

    不同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差异较大。获奖者中虽然涌现出一批高影响力学者,但是尚未成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力量,部分学科近年来存在高层次学术人才外流现象。此外,部分高频获奖者的获奖成果并未产生太大的学术影响,零被引论文较多,社科奖评价体系仍需要完善。

    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与获奖等级、成果形式关系不大。从被引数据角度分析,一、二等奖成果的学术质量差异不明显,在高被引论文中二等奖论文占77%。从成果类型角度分析,获奖成果虽然以个人研究为主,但是合著成果的被引率也比较高。此外,不同学科表达研究成果的类型多种多样,成果形式上的“厚重”与质量的相关性不大。例如,经济学领域的成果多与经济建设、政策发展有关,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指导意义,因此获奖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呈现,而文学、历史学等领域的成果主要以图书形式呈现。

3.2 建议

    为进一步扩大河南省社科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提高河南省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健全评价体系,确保社科奖的公信力。首先,减少不合理的申报限制。河南省目前采用分等级定性评奖方式,对各等级奖项明确提出了定性的评奖标准,规定了申报条件,但是某些僵化的申报条件可能将优秀成果拒之门外,例如,河南省2016年度评奖通知中规定申报作品必须是当年出版的作品[8]。有关研究表明,文学、史学、哲学研究成果应当在发表5—8年后进行评价,经济学等应用性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则应当在研究成果发表3~5后年进行评价为宜[9],因此适当扩大申报作品的时间跨度,可以避免遗漏学术价值滞后型作品。其次,进一步提高出版社、期刊分级标准的科学性,多角度评估成果。有关部门在制定核心以及权威期刊、出版社目录时,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评价成果,多维度考量出版社、期刊的真实学术影响力,使其成为评奖时的有益工具,但是又不能过于依赖,还需要充分评判研究成果本身的质量。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成果的被引数量、施引期刊、施引者数量、等级等客观因素纳入评价视野。同时动态选择有声望、有前瞻性的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听取学术评价研究者提出的合理建议,综合评估申报作品的学术价值。

    第二,加强人才识别与管理,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学科人才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而社科奖是展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现科研学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例如,参评的部分年轻学者可能学术积淀不足,但思维活跃,往往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对其创新性成果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肯定,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政府应当结合河南发展现状,合理规划人才结构,开启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完善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制度,以便增强科研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减少人才流失[10]。此外,良好的学术生态是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政府应当减少社科奖的功利气息,为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学者创造性,使其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学术,从而培养出一批社会科学的领军人才,最终能够以点带面,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使河南省在发展文学、历史学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建设完善的学科体系。

    第三,整合获奖信息,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目前历年获奖信息分散,信息完善度不高,格式有图片、Excel表格、文档等,缺乏大量年份的三等奖获奖信息,信息获取难度大。若能够整合历年科研成果信息,势必能够成为优秀的学习资源,便于相关学者深入地分析、利用信息,为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助力。目前,虽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信息整合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发出做好《河南社会科学年鉴》的通知[11],但是做得还不够,应当加强获奖学术成果的数字化管理与推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众的信息素养也随之提升,通过现代通信设备获取信息逐渐流行。因此,政府应当提高社会科研成果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意识,收集整理零散的信息,建立大型科研成果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更新、查询,而且便于与其他数据库建立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扩大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范围,提高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姜春林,程秀红,赵宇航.我国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体系现状研究——基于评奖文件的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5(4):96-101.

[2]胡茜.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基本规范研究——11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办法比较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5):59-62.

[3]黄华伟,朱小平.2002--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4):36-46.

[4]王永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基于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60-65.

[5]王钢,张科,张伯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文献计量分析——以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数据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1):189-193.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