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当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趋势
从上述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西方管理思想和东方管理思想都有自己的视角和侧重点。科学主义导向产生的变化关注什么措施才能使组织更有效率,其视角在于组织结构。人文主义导向的变化注重人的情感等心理因素,强调人的需要。道德理想主义的变化强调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趋势影响下,许多学者发现单一的教育管理思想不能解决问题,教育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融合,即利用家庭优势,促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在西方,随着系统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作理论、突变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基于这些理论的开放系统管理理论开始受到管理界的欢迎,教育管理的引入可以看作是教育管理理论整合的起点。系统管理理论认为,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学校、社区和社会之间的界限可以渗透和相互作用。各种社会因素(政策、概念、经济、习俗等)都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工作秩序和效率。一方面,系统管理理论从系统理念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思维方法,提供学校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思维方法,要求教育管理者树立整体优化理念、合理组合理念、动态平衡理念、开闭统一理念、信息沟通和反馈理念。同时,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决策、教育规划、教育评价、教育诊断等教育行为。另一方面,系统管理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集成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系统。首先,学校是一个由人、材料、教育媒体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复杂系统。一个系统的变化将导致其他子系统的变化。学校领导在协调学校内部管理过程时,应注意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其次,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社会对学校的政策法规和广泛的文化影响,也影响外部环境。只有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下,才能实现动态平衡。同时,系统管理理论往往与权力变化理论相结合,不承认在处理组织问题时有一套各种组织的普遍方法。管理应根据学校系统内外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组织问题。
在中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学习西方管理论,无论是以科学主义还是行为主义为导向,都是为了消化、吸收和使用。根据以上三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我认为必须以邓小平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伟大教学为指导,系统、深入地研究中西、传统、现代管理理论,将现代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既不傲慢、盲目崇拜,也不完全否认、攻击。纵观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应用、多样性与综合性已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完善与更新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