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资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技项目的财政支持。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逐年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四川省要抓住机遇,积极规划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向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倾斜。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和利用金融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努力使银行业、信用担保业、风险投资业和保险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高,与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主体单一、缺乏密切相关。因此,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四川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整合应用农业优势科技资源,根据产业链技术需求进行配套合作,创新整合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地方市、州农业科学院作为连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中间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地方市、州农业科学院在四川省区域优势和效益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作用,应加强其作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商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比,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民、农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积极服务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传授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不仅能了解农业、养殖和服务,还能扩大部分人的经营规模,成为大型工业或销售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跟上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变化。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一是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完善项目申报、研发、成果转化、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土地、资本、市场、人才、进出口贸易等法律法规,加快人力资本体系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基础设施、信息等服务,积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发展实验室、农业数据库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同时,注重农业管理人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多渠道整合农业科研单位实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整体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成果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有效转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产品和科技;四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管理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奖励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履行职责,尽其所能。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难以取得突破。可以借鉴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如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和支持和资金鼓励,引进年富力强、学科知识过硬、知名度高的农业科技人才,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引领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也根据科研方向的调整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青年骨干作为学术领导者的重点;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能力,必须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和学习。农业科技人员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还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成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