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不足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推广机构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没有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没有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没有成熟的新型农产品市场,农民缺乏使用新型农业技术的动力,科技人员也会缺乏开发新型农业技术的积极性;政府项目科技驱动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缺乏创新能力,推广模式侧重于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不注重农业技术的有效性,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农业市场上没有优势。它没有动摇传统农产品的地位;在市场引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企业普遍处于主导地位,对农民自身条件缺乏考虑。企业往往想用自己的方式发展生产,而农民缺乏必要的知识条件和生产条件。两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农产品太少,企业原材料不足,或者农产品太多,没有销售办法;第三方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一般对科技水平和资金保障要求较高。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一方面难以适应科技水平较高的农业技术,另一方面难以满足资金要求。
1.2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决定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中央政府或省政府等政府部门的投资、投资推广单位筹备的资金、政府相关部门争取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资金、银行相关科技贷款等单位的投资。虽然资金来源多,但政府投资是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主要来源,市、县、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用,工资津贴也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各种配套设施不齐全,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农业技术推广难以顺利进行。近年来,资金不足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制约因素。
1.3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不全
完整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有效推广农业技术的前提。目前,农业技术越来越先进,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应更新,如现代信息设备,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扩大政府服务范围,农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吸引投资,学习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然而,中国部分地区没有这些信息设备,导致政府与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沟通,政府与农民沟通,阻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目前,我国很少有不具备农业技术推广资格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们缺乏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处于现学现用的状态,不能完全适应一些知识水平较高的农业技术。其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出现人才缺陷。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较大,知识老龄化。大多数有技能的大学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农民不愿扎根于农村地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严重缺陷。第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层次结构不合理。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没有及时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和专业培训,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处于低水平,高水平和中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太小,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有效推广。
1.5农民缺乏接受新农业技术的能力
1.5.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如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者,那么农民就是农业技术的使用主体。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接受新农业技术的能力。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低水平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缺乏足够的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1.5.2.农民缺乏“科技兴农”的主动性
中国传统农业历史悠久,绝大多数农民仍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多数农民对新兴农业技术持观望态度,不愿积极学习和使用新技术。一些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其他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配备相应的农业设备,这也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农民缺乏“科技促进农业”的主动性也源于部分农业科技效益低、收入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