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农业是一个弱产业,农业技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市场机制有时会失败。我国科研体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农业技术的传播需要政府主导,制定有利于技术传播的政策。

1.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提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一般追求利益最大化,农产品价格对农民采用新技术有很大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农民在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处于劣势,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弊端,农产品市场价格难以反映农产品的真实价值,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在某些阶段,按照市场规律形成的价格也会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有的最低价格制度只能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不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14]。这些因素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导致农业技术传播缓慢。为此,我国应建立科学的农产品价格体系,逐步形成基于目标价格、市场价格、最低收购价格和补贴的“三元补贴”机制。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经营规则不完善,分散生产的农民难以形成具有发言权的市场实体。同时,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存在问题。为此,要实现农产品价格政策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作用,合理运用行政手段,适当监督和调控农产品市场价格。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储备制度应按最低收购价格收购,防止“低谷伤害农民”。只有在保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刺激农民采用新技术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加快农业技术扩散[14]。

2.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能力。曼斯菲尔德技术传播理论认为,工业风险程度和信息传播程度将影响技术的传播。农业区域基础设施不仅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影响农业新技术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的问题。国外的经验也表明,政府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供应方面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过程中,重点加强以下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1)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根据受益范围,受益者主要是农村居民,但农村道路也有一定的溢出性。政府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农民可以支付一定的劳动力,以劳代资,从而克服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2)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和灌溉工程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主要措施。政府应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和灌溉工程建设,纳入农村公共产品供应范围。(3)农村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农村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是农业技术传播的媒介,对农业技术传播有重要影响。但其外部效应明显,私人不愿提供,因此政府应重视对农村信息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的投资。同时,政府还应考虑农业通信网络建设的区域不平衡,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快中西部农业技术的传播。

3.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技学习能力。农民的科技素质通常是指他们的科技知识水平。它直接反映了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态度,掌握了科技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并将农业科技应用于实践[15]。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应合理定位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随着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较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为此,中央和省政府应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比例和力度,县政府应设立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各级地方政府应安排资金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根据生产开发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开展短期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4.建立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指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活动,通过干预、沟通、示范、说服、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增强知识,提高技能,改变态度,增强自我决策能力,促进自愿改变行为,最终使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的全过程[8]。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应主要采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即各级财政支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同时,政府要结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科技推广人员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在技术推广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实现科技推广与农民需求的对接。国家和地方科研机构要加强农业科研体系与农业推广体系的合作,把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作为科研技术人员推广和技术创新评价的标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