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农村社会特征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约束

农村社会特征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约束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业技术传播信息交流不足。曼斯菲尔德扩散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内部影响模式。它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特征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是不同的。社会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渠道和网络特征将对技术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公共信息系统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农业技术的信息传播程度和传播程度。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在保障农业技术扩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技术是通过综合技术手段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所需信息的结果。信息传输障碍是技术传播的主要障碍[11]。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表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见表2)、表3)中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和异质性阻碍了农业技术信息的交流、传播和传播。

(2)农村人力资本不足导致农业技术传播学习能力低下。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认为,农业增长的关键在于采用新技术,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来自哈罗德-从多马模型到罗默和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都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本的积累逐渐转变为依赖技术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劳动者的要求逐渐从数量转变为质量[13]。农业新技术的早期用户一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使用新技术的技术效率也较高[8]。将新的生产要素引入现代农业,不仅是将种子、化肥、机械、生物农药等物化技术要素引入农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意识的现代农民,能够独立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落后,农民对现代技术的认知、接受、学习、掌握、应用和改进能力较低,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传播。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后,导致农业技术传播渠道不畅。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传播者)向农民(接受者)提供信息、了解需求、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可以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最终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7]。农业生产的区域生态、农业经营实体的差异、农业对象的物理性质、农业技术的技术分离,决定了农业技术传播者与技术接受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必须有健全的网络和能够真正与农民工作和生活在一起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因此推广者的面对面言行和数据信息的传播同样重要。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技术推广“线断、网破、人散”现象普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设施陈旧,农业技术服务与农业管理结合不够紧密,农业技术推广未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紧张等[8]。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落后极大地制约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