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形象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需要识别和写作,识别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写作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是识别的延续和发展。识别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新单词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加强了写作要求,当然,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写作,而且是为了延续汉字写作文化,培养正确的写作习惯。汉字是表达文字,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其声音、形状和意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教学生正确的声音、形状和意义非常重要,为儿童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改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教师在二年级第一卷“识字5”“金”和“折叠”时,首先展示“金”字的象形图片,表明“金”字的初衷是砍木斧;然后老师展示了解释“折叠”字的象形图片,让学生猜出“折叠”字的意思,因为学生刚刚初步理解了“金”字的初衷,不难猜出“折叠”字的初衷是“斧头砍树”。通过形象感知的记忆规律,学生不仅记住了汉字,而且发展了想象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字理教学始终贯穿孩子的学习,最终听写。调查发现,湾仔小学二年级(1)班52人中,满分32人,错三个字以内13人,优秀率87%。经分析,没有得到七个优秀的学生,都是班上基础不够扎实的孩子。与以往教师简单讲授生词结构和写作过程相比,学生对生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准确率更高。字理教学引导学生形象认知汉字,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和讲解。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在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词时,要充分运用汉字的结构原理,引导学生积极认识汉字的形、音、义,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