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民族小学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1.科学分配小组成员,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小学汉语词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讲学生合理分配小组。小组学习的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尽量优化成员组合。
例如,一个班有45名学生。教师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分组。所有学生分为9组,每组有5名成员。每组安排一名汉语水平好的学生、三名优秀学生和一名学历差的学生。这是为了平衡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每个小组的汉语整体水平基本相同。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明确小组分工,包括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监督员等。在教师分配单词学习任务时,小组成员应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积极沟通,密切合作,最终完成任务。例如,对于“美”一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正确的声音后安排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字典找出“美”一词的正确含义,并结合教科书思考“美”可以用在哪些方面。而且,每组还用“美”这个词造两个句子。这时,小组开始自学。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并做最终总结。一个学生负责查字典,一个学生负责记录意思,另外两个学生负责整理和造句。最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组长陈述了最终结果。这样既做到了合理的结构,又做到了各司其事。
2.合理安排任务,充分利用字典、网络等教具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控制任务难度,是小组学习成功的关键。朝鲜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很差。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设置了困难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很难提到学习兴趣。任务的合理性非常重要。此外,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通过查询字典、使用网络媒体等方式完成单词的独立学习。
例如,在设计区分“漂浮”和“漂浮”这两个同义词的预览时,老师在半空中给出了两个句子:“五星红旗();秋风吹来,树叶在天空中自由()。”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两个词应该填在哪里,想想有什么不同。一些小组长说:“漂浮是一种支持,漂浮是无拘无束的飞行。”通过小学合作,学生可以独立掌握和使用这两个词,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使用单词和句子,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在完成这些链接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字典、词典和训练册的帮助下反复阅读课文。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而且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自信地进入课堂铺平了道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缺乏老师的检查和指导。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进步发展
学生的各种素质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师应允许学生参与评价计划的制定,有权选择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发表意见,采用观察、谈话、作业分析、活动、考试等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