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发展个性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国古代,课外活动的教育形式已经出现。《学记》记载:“大学教学也是如此,当时教学必须有正确的工作,退息必须有学习。”所谓的“正确的工作”是指课堂教学,“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开展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当每个孩子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愿望使用5个~业余时间6小时,才能培养出聪明、全面发展的人。”
由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许多学生课后必须接受辅导。暑假期间,他们不能玩得开心,还要报各种补习班。即使不出门,很多家长也会请家教帮忙照顾孩子的课业。小学生失去了课外活动的自由时间,整天沉浸在课本上,成为只知道死读书的孩子。我国教育目的明确规定,小学生不仅要学好,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部分小学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呼伦贝尔海拉尔一些小学的课外活动访问调查,除了40分钟的教学外,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一些学校有固定的合唱、书法、舞蹈、艺术、书法、体育课程和其他固定的课程。还有一些学校联合开展各种活动,如环境保护、地震爱心捐赠、带领学生听青少年权利保护讲座等。特别是呼伦小学开展了许多与民族特色有关的活动,如马头琴、蒙古象棋比赛、彩色合唱团等。2015年开展的活动包括:成吉思汗公园安全教育活动、第五届好娃娃杯书法比赛、清明节英雄永远在我心中的演讲、经常举办的艺术节活动、英语口语比赛、作文比赛等。
根据调查,大多数学校仍然更注重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减轻了他们的学业压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社会发展。但一些学校仍然重视课堂教学、排名和考试。特别是在考试临近时,各种课外活动都被暂停了。教师和家长也认为课外活动延误了学生的学习,所以他们不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