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微课、MOOOC、翻转课等关键词的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国内外许多专家对什么是微课也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微课是通过短视频解决小问题的教学资源。微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学习者易于掌握。自2011年以来,微课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微课翻转教学模式较为流行,引起了教育行业的足够重视,学校、省、全国微课竞赛也如火如荼。
2015年4月,晋中市教育局为提高晋中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微课认知水平和制作技术,于2015年4月―五月份开展了送教下乡――微课制作培训,作者有幸成为专家组的一员。本次培训分别在晋中市昔阳、寿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榆社、和顺等8个县的中小学开展。通过培训,共收集了392件微课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晋中中小学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的现状。以下是对微课作品的分析、微课存在的问题、对微课制作软件的掌握以及微课未来的发展的四个方面。
2 微课作品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94.6%的微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初中微课时长略长于小学。这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特点,体现了微课“微”的特点。微课录制的最佳时间应为5~8分钟,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严格控制微课时长。
小学教师开发微课的积极性较高,占74%。小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相对较轻。他们可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和制作微课。初中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对较大,仅占26%。这也反映出一线教师对微课概念的接受程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图1中显示的微课学科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语文、数学和英语占初中和小学的绝大多数,这表明传统的主题概念并没有改变。其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比例仅次于语言数量,这也反映了信息技术教师对微课程制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可以快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利用自身优势开发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微课程。
3 微课作品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这392件微课作品的分析,总结出以下问题。
对微课的认知存在问题。有20件作品存在应对心理。有些老师不能从根本上接受微课。微课只有视频,没有音频。这些老师对微课了解不够。他们对微课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微课了解不多。虽然大多数教师接受微课,但他们不愿意自己录制。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较低。他们更愿意保持现状,对新事物的发展持不同的态度,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制作微课时,选题不当主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个微课通常只教一个知识点。对于微课,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做微课之前要考虑所选内容是否适合做微课。同时,微课也是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也应该适合多媒体的特点。我们应该考虑微课呈现的知识点是否能充分发挥视频和音频的特长?是否适合添加丰富的图形和动画?比如祁县程家庄小学的一位老师,把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植树问题做成了微课,不仅巧妙地选择了主题,还用微课清晰地展示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微课3%以上的作品时间超过15分钟。微到极致是质量,微课必须体现“微”的特点。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微课微的作用是解决疑虑,而不是整个课程的缩影和知识呈现。微课不需要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只要直接切入主题。录制微课后,在最终的编辑修改中删除所有常用的咒语。
一个成功的微课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制作微课的灵魂。这些微课有10%的老师没有合理规划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参考教材。除了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对知识点的解释和阐述要正确合理外,还要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设计符合教学对象认知过程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上存在问题,有的过于直截了当,没有讲解知识点;有的教师直接演示PPT,根据PPT的所有内容进行解读,没有设置“兴趣”、“启惑”和“解惑”,也没有促进学生思考,让他们感受到新知识。其实PPT只是微课的主导作用,使用时不能过分依赖。
微课没有开头和结尾。这些微课8%没有开头和结尾,直接教内容,或者匆匆结束。微课要有开头和结尾,开头要有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的信息。结尾要有简短的总结和总结,这样才能画龙点睛。它还可以提出一个新问题,为学习者创造悬念,让学习者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总之,一个好的结局可以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控制讲故事的节奏。有些微课语速太快。录制微课的速度不能太快。提出问题后,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解释“为什么”时,要控制说话和内容呈现的节奏。但也有一些说话速度太慢,不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注意录制微课时PPT内容的显示与讲解内容同步。
4 制作微课的技术问题
本次培训的微课制作软件是Camtasiastudio8.4。由于只有半天的培训时间,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无法完全掌握软件的使用技巧。教师的基础不同,软件的熟练程度也不同。制作的微课作品视频不够清晰,缺乏后期制作,微课多余的部分没有必要的切割,黑屏或空白部分无法正确切割,多余的音频切割、补充叙述等技术没有掌握。音画不同步,噪音大也是一个大问题。有的老师滥用变焦、标注、过渡等功能,认为软件的功能越多,制作的微课就越好。看起来有点像画蛇添足,不能正确使用。
5 未来微课的发展
微课是未来建立微课学习平台的重要学习资源。目前,微课只停留在资源积累和展示阶段,并没有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没有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课模式值得借鉴。建立一套微课学习平台,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
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优势,组织团队开发资源,合理应用和共享以师范院校为基地,建立微课制作团队,负责培训一线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微课录制技术。引导中小学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积极研究制作中小学各学科全套微课制度,逐步建立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使微课真正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