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思考学生,把握教育主体进行德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小学是启蒙智力和能力、培养良好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现在就简单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经历。


首先,思考学生,把握教育主体进行德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和互动,德育也是如此。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受到父母的青睐,缺乏关爱他人、奉献精神和意识,承受不起挫折,叛逆心理强。。。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及时开展德育工作,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成功,就达不到培养人的目的。


二、课外延伸,抓住课外阵地进行德育


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读千年古文,做时代新人。司马光“以节俭为荣,以奢侈为耻”,现在还需要发扬光大;诸葛亮的奉献精神依然是典范;花木兰代父参军的壮举令人肃然起敬。要求学生背诵名诗名词、名言、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天生就有用。。。让学生心中充满英雄气概。潜移默化地,学生作文时的“氛围”自然会流露出来。


三、实践活动,养成良好习惯进行德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的重要渠道。比如在设置语文实践作业时,学生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一个小农民种植、收集玉米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施肥几次,除草几次,还要做什么药的调查报告。一个简单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植玉米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父母的辛苦和来之不易的食物,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语文学科进行德育的途径有很多,要善于探索,让我们的学生一直接受良好的德育。只要我们认真做,就会有实际的效果;只要一点一点进行,就会有积累的收获。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