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管理有效性?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困惑。

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下简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民族干部的储备力量。培养和教育好民族学生,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学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交汇点,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解决民族学生经济基础薄弱、学术基础差的现状,国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学生教育。各大高校也高度重视民族学生管理课题,深入落实新形势下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不断探索更专业、更有效的教育模式。然而,由于民族学生在饮食、文化和信仰方面的独特性,民族学生的管理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由于大多数高校管理者对民族文化了解不多,管理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线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以生为本是诺丁斯关爱伦理与教育的结合,也是近年来受人尊敬的教育管理理念。它提倡,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真正关心学生,他们就能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然而,令许多辅导员困惑的是,以生为本的概念似乎对民族学生没有那么有效。它显然关心他们的一切,处处照顾他们,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什么效果会降低,有时会适得其反?是民族学生漠不关心,还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不够准确?

几项关爱行为的研究表明,关爱行为包含多层次的心理因素。例如,孙炳海在对教师关爱行为的研究中,将关爱行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因素:责任感、接受性和可靠性。责任由自律和责任组成,是指教师尽力以身作则;接受由理解和尊重——鼓励组成,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信任、理解和尊重学生;可靠性由亲和力、帮助和关注组成,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乐于助人,和蔼可亲,让学生感到值得依赖。

与上述三个因素相比,在民族生活管理方面,责任是目前辅导员做得最好的,他们对工作的投资是显而易见的;接受是辅导员努力工作的实际希望;可靠性是大多数辅导员内心渴望但难以达到的一部分。一些研究将辅导员的可靠性分为年轻、经验少、难以在学生中形成可靠的形象。事实上,可靠性应该建立在更好的接受性实现的基础上。只有当辅导员突破表面的尊重和鼓励,真正接受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水平时,学生才会有依恋的感觉。因此,要实现民族学生的可靠性,首先需要解决如何从深层次上理解和尊重他们。

二是促进民族生活管理理论分析的文化共情。

个人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绪,部分体验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同理心。教师真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把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放在一个地方,同理心的经验和思考,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情感的各个方面的成长是教师的同理心。从定义上可以看出,教师的同理心行为是提高接受度的突破。

根据同理心的不同,同理心可分为情感同理心、认知同理心、文化同理心、社会同理心等类别。其中,文化同理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强调顾问和访问者之间双向作用的传统同理心不同,文化同理心涉及四个维度,即咨询双方和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会导致个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一项针对在大陆学习的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试表明,在不同的地方学习后,面对新的环境,民族学生希望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的心理会非常强烈,文化表现是对原始民族文化心理的依赖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增强了。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会对民族有更深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字非常敏感,对他们认为影响民族形象和地位的言论表现出厌恶。这就是在教师眼中,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太强,爱团结的表现。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指导,狭隘的民族意识可能会导致尊重需求的异化,并导致极端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民族认同可以提高归属感,缓冲歧视后的负面心理反应。因此,在管理民族学生时,如果我们能利用文化共情来理解和反应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我们就可以调节同理心中的种族偏好,减少学生的特殊待遇,快速提高双方的熟悉度,促进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

三、文化共情助推民族生管理的实施办法。

(1)通过显性课程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高校教育经理应具备跨文化敏感性,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融合提供条件,努力营造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环境。可以邀请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在学校举办讲座,也可以开设校际民族文化选修课,让学生用积极积极的教育内容找到不同文化的美。我们可以支持优秀的民族学生举办民族文化沙龙,用自己的故事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增他们与学生的熟悉度。

教师是文化共情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和价值观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培养自己的理解,欣赏各民族文化的包容心态,尊重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有意识地鼓励民族学发现其民族文化的亮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到民族家乡进行家访。一方面,它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优化与学生的文化共情,并利用情境熟悉度进行沟通。

(2)用隐性教育为民族学生提供多种展示空间。

校园文化作为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可以实现文化共情的隐藏共情。研究表明,群体共情中的文化共情强调,从对方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比个比个人共情更为显著。可以看出,使用校园文化可以达到良好的文化共情效果。

与民族大学不同,民族学生在普通大学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些少数人的特定文化展示也很少见。然而,文化共情是互动的。无论他们在哪所大学,民族学生都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文化,他们也渴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于普通高校,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墙或展示角,定期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产品,营造和谐和谐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除了展示静态民族文化符号外,民族语言、习俗、节日和传统也是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内在价值取向。高校可以鼓励民族学生成立民族协会,通过组织民族节日活动,让民族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展现民族特色。它不仅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归属感,而且促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文化融合,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尊重和谐相处。

对于民族学生来说,在大陆大学学习是一个整合大陆文化的过程。它不仅逐渐适应了语言和生活环境,而且缓慢地接受了文化和心理学。因此,要做好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应采用渗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指导应优先考虑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认同特征,从文化开始,符合认知心理,提高相互熟悉,增加外国成员的偏好,实现深度文化融合,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顺利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