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的初期性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在儿童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满足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儿童进入幼儿园、学校后,与幼儿园、学校合作,使道德、智力、身体、美丽、劳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关键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包括:生活方式、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儿童如何学习“生活”。家庭教育发生在生活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者的开始和基础,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1、家庭教育的初期性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们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也就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启蒙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初始的。一般来说,经过三年的发展,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进入了幼儿阶段――六岁是一个学龄期,通常被称为教育的初始阶段,这是人类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古代谚语有:“染色苍白染色黄色。”幼儿期是生活培养逐渐染色的开始,许多人的基本能力是在这个年龄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行动和一些生活方式等,个性也在逐渐形成。可以看出,儿童在五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早期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现阶段家长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将是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二、家庭教育的可持续性


家庭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可持续性。孩子出生后,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从小就生活在生活中,日夜都在接受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是有意无意、规划无计划、有意无意地进行的。无论教育方式如何,何时进行,父母都会随时随地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这种教育不断影响和示范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说话举止等。它的潜移默化作用相当大。随着人们的生活,可以算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一些教育家把父母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教育通常反映一个家庭的家庭风格。家庭风格的优劣通常持续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和几十代人,这种家庭风格往往与家庭成员的职业有关。


三、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和长辈在孩子面前所体现的权利和力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了孩子对接受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看法。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首先面临的重要社会关系。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性,也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守护者,也是人生启蒙的指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取决于父母权威建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建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父母制度。明智的父母知道权威建立的重要性,也知道权威建立不是依靠压制、强迫和概括,而是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首先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要宽就宽,要严就严,在孩子面前树立善良威严的形象,让孩子容易认可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的传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自然性和亲密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往往心照不宣,以情通情。在处理周围人和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四、家庭教育的及时性


俗话说:知子不如父,知女不如母。父母和孩子无话不说。他们对自己的情况很清楚。孩子身上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也能让父母心照不宣。掌握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及时纠正,防止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论:正确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