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加大创新科技金融资金投入

金华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十三五”以来,金华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相比,金华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1)城市创新水平不高,创新资源吸引力不强。2017金华市全市R&D活动人数为2.5万人/年,仅占全省总数的6.3%;平均而言,每个规定的工业企业只有6家.72/年,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1人/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从事的就业人员中,从事的就业人员每万人R&D人数为71.7人/年,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8.4%。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仅为15.96%,仅高于衢州;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强,“零专利”企业长期存在。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授权专利的企业占29%.3、授权发明专利的只有8.3%。2018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10.27项,仅高于衢州市、丽水市。(2)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产业比例低,支撑作用不强。受城市能源水平和产业水平的影响,金华高新技术产业总规模小,数量少,技术附加值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行业龙头企业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足;区域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技术水平不够高。(3)创新型人才短缺,制约了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金华市缺乏名校,浙江师范大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受城市区位、品位等因素的限制,对龙头、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同时,由于金华房价快速上涨,金华其他消费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宜居环境打折。此外,人才住房享受薄弱,城市发展缓慢,高端人才空间发展有限,导致先进、高技能人才供应日益紧张,企业普遍遇到就业招聘困难,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往往反映中高级以上人才难以招聘。(4)创新政策指导不够准确,企业缺乏创新动能。虽然金华高度重视企业研发活动,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创业。但存在政策工具单一、精度低、激发活力弱等问题。简单的财政科技补贴和奖励政策误导了企业为了补贴资金而从事研发、人才为了补贴而被引进的困惑。虽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促进作用,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金华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1)加大创新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建立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加创新型金融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源配置和引导市场实体的关键作用,推动企业增长R&D资金投入增加金华全社会R&D资金和GDP的比例。加强地方立法支持,加强政策指导。注重招院、招才引智、研发投入等九大重点,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创新创业生态十大联动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省级科技扶持政策,整合优化市级科技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2)注重科技企业和人才孵化,注重培养高技术、高技能科技人才队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成立金华科技专家咨询小组,邀请国内外知名科技专家、创新领军人才制定创新政策、金一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招院等政府重大科技决策。遵循产业布局原则。以产业发展驱动力和目标客户的空间布局差异为选择基准,合理配置空间元素。例如,通过科技产业园、特色城镇、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建设和利用集群网络,将引进的创新创业引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发挥借鸡孵蛋的作用。支持R&D和人才“飞地”发展,新引进的“飞地”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工作场所居民在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3)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打造高质量发展科技产业带。通过扩大区域科技创新“飞地”建设,共建产业联盟和产业园区,灵活引进人才。利用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共享先进地区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金华科技城,加强高校合作建设,推进金华大学科技园区和义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协调资源建设金华、义乌两个国家新区,建设以“一城、两园、两区”为主体的城市创新区。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与杭州市区的合作,促进创新合作、产业合作、服务共享、市场双赢。聚焦十大指标、八大行动、十大标志性项目,开展城市能级提升战。加快金义一体化,协调推进金兰、金武同城、义东浦协调发展。加快金义金主轴、金兰永武缙、义东浦盘发展带的发展。围绕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推进杭温高铁、金台、金建、金甬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金义东轨道交通、杭金衢高速二期拓宽等工程建设,进一步缩短与长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建设长三角重要创新中心。大大提高金华城市创新水平。(4)优化政府创新服务,营造“雨林式”创新科技环境。以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出发点,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创新环境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等科技工作。坚持“城市创新”+科学治理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市内外融合”科技市场建设的总体出发点。总结金华前期“无证城市”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托“企业R&D项目管理平台”自动收集R&D扣除数据,开发“科技大脑”智能决策支撑系统,探索数字科技管理新模式,推动科技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简化科技项目立项、管理验收程序,充分利用“长三角”G60科创云”。加强政府减税政策的实施,采取“政府指导、资源整合、公益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使产业链、资本链、服务链“无缝衔接”,降低创业创新门槛、成本和环境。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