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工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四个特点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全球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措施,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中国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一,约占全球3%,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抓住当前机遇,充分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全球发展赢得新的更大空间。

工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点

1.工业科技创新中心概念

目前,理论界和工业界还没有明确界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但有许多相关的提法,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新技术中心”和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硅谷、法国巴黎、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具有综合经济实力强、科教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力企业群体大、对外经济联系广泛、创新文化氛围开放包容等特点;《有线》杂志提出了“全球高新技术中心”的概念,以“高校培养技术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热情、积极的风险投资”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该聚集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和区域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来源。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工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可引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是世界重大原创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来源,是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增长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

2.工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

工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不断出口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非常活跃;第二,产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区域主导产业集聚高端发展,相关核心技术集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第三,聚集一批具有广泛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基准;第四,形成倡导创新、创业致富的独特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制造商文化氛围,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

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区分

2015年,江苏省委在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差异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立足点在于产业,即制造业,更加注重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立足点在于科技,即科技,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基础、战略、前沿科研领域的领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都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工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目标都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占据领先地位,发挥领先和辐射功能;两者都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核心,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自2010年以来,工业经济总规模一直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的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两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全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80%的R&D资金来自企业,而北京是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符合江苏的实际基础和产业需求。与江苏的产业优势相比,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北京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机构、48%的两院院士和31%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和四分之一的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近10年来,北京、上海国际论文共被引用2.07倍、1.18倍,近10年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省的2.43倍和1.40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