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路径

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要方向,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国内外创新资源开放整合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建设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聚集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领先优势,掌握更多的声音和主动性,加快领先跨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做出积极示范。

1.努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世界级科技成果

(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

针对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应不足,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应质量,优化供应结构,促进供应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布局能力。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加快实施集成电路、新药制造等国家专项任务,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项目,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项目,重点关注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优势领域,按照“成熟、启动”的原则,迅速论证和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项目。

(2)汇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支持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福利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创创新,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工业技术创新。针对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网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建设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建设世界领先的综合科研实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的国际合作,促进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鼓励地方、公园、强大的企业与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级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若干科研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

(3)提高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

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团队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需要,依托地方和园区,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引进一批人才与国际相连、机制与国际相连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高的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多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完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赋予省产业研究院更多自主权。允许和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省产业研究院工作或兼职。在省产业研究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可以保留3年的员工身份,档案工资可以正常提高。

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1)打造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全面启动和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创新能力、规模和品牌世界一流、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R&D网络,支持全球创新资源开放配置,牵头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一批企业科技园区,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R&D机构R&D能力,支持企业和高校建设产业技术R&D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R&D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2)提高工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聚集国际创新资源,深入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建立全球工业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力量的交流与合作,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个国际工业技术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战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领导或参与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强大企业通过并购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布局全球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高校共同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督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的合作,建设若干国家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促进我省重大产业科技成果的集群转型。鼓励地方和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合作,建设新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建设产业、大学、科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

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大量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型科技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项目,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