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力度

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有一批高素质、强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要制定科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加强重大项目实施中创新人才培养,做好相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鼓励兼职就业、合作研究、联合培训等形式,吸引和聚集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建设高端科技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产业集聚度。要进一步增强人才流动性,开放产学研科研人员流动的各个环节,实现科技创新全领域的自由发展。完善培养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增加对技术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通过个人所得税返还、工资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倡导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创新实践的探索习惯。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加强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增强全民科技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2)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改革优化科研项目评价体系,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研发活动,将科研成果研发与市场转型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整合国家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大量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的国际知名创新企业,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柱。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点。根据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重视中小科技企业的培育,培育和扩大一批有望成长为科技“小巨人”的潜在企业,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第二梯队。发展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机构和组织,开展重点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3)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

完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的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稳定高效的科技创新集合,聚集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目前,为了提高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促进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有效结合,形成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突破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领先的科技创新航母舰队,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具有明确市场前景、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由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共同技术平台,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建立共同投资、联合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四)推进高新区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改进,大力建设产业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高新区先有先有后,自身基础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高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区高新区的分类指导,从全国角度整合高新区资源,不仅要有一点布局,还要连接线路和表面,使各高新区取长补短。高新区要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水平,坚持既定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完善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基地。优先考虑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加强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企业的引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飞跃,走既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又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的集聚发展道路。

(5)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力度,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一是通过提供物质支持和财政支持,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引导企业创新行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增长。政府要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推动国防技术向民用产业转移。二是调整税收政策。明确税收优惠的重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税收优惠政策侧重于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风险投资和基础研究的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给予奖励和税收优惠。三是完善政府采购政策。与分散采购相比,政府集中采购的宏观调控优势明显。政府采购支持创新项目应当对早、中、晚科技创新项目给予科学合理的支持。逐步增加政府采购金额,为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市场需求,及时公布科技创新产品需求计划,提供明确的科技创新指导,扩大集中采购规模。在许多项目中,要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影响力大、综合实力强的项目,加大购买力度,增强政府采购的激励效果。第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拓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金融机构应积极为科技创新提供信贷支持,并根据科技创新的产品和良好的声誉及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支持其创新活力。支持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规范风险投资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合理流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