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逐渐形成的人文精神,以突出人的价值、高度仁爱、重视伦理、追求理想人格为主要内容,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在儒家学派的早期典籍中,出现了许多表现和解释。而且,像“人文”、“人道”、一些表达早期人文思想的概念范畴,如“人性”,在当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人文”一词主要是指包括社会人事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易?本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察天文,观察时变;观察人文,以化天下。也就是说,文明要有节度限制,把握节度限制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问题取决于人,这就是所谓的“人文”。这种崇高人的主体精神,肯定人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更加明显和突出。孔子教育家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他总结了反映中国古代伦理政治思想最高价值的“仁”范畴。事实上,就儒家仁学而言,其中有“人”的意思。因此,孟子还说:“仁也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是。这种对主体的“仁”,即人的价值,是传统人文思想中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之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倡导重人轻神,先人后神;二是坚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三是倡导善恶兼备,以教育为本;四是强调人兽之分,人为至贵;五是倡导孝为本,礼义第一。这种观点更加中肯全面。笔者认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这里,我们不妨从个人发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简要梳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的精髓。
首先,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注重道德修养,自强不息。孔子曾主张通过“我、日、三省、我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到了宋代,朱进一步提出了“居敬察省”的道德修养理论,强调人、事、知识,始终保持郑重细致的态度,要求时刻反省检查自己,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理想君子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始终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张扬君子刚健自强、奋进进取的决心,这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取、实现美好理想的精神动力。
其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它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现在似乎是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追求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从《大学》中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到孟子“想平天下,当今世界,放弃自己”的豪迈精神;从范仲淹的“忧心忡忡”、“先忧后乐”的帮助世界的感觉,到清代顾炎武倡导的“世界兴衰,人人失责”的勇敢责任,都体现了古代经济人民的社会责任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仁人志士和英雄层出不穷。在善恶交锋和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杀人成仁,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