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文艺论文

戏曲韵律与自然韵律的作用

戏曲韵律与自然韵律的作用不同,它首先作用于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兴趣。人生的每一刻都有节奏,戏剧的节奏,源于生活节奏,高于生活节奏。经导演提炼、加工、精心策划、安排演出,引起观众的兴趣,如舞台上的戏剧得不到观众的兴趣,那这出戏就不好看,就会「砸锅」。

没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原因很多,没有矛盾冲突,导演没办法组织舞台行动,演员动作,台词没有节奏,剧情缺乏节奏,等等,如果以上都有,缺乏整体的节奏,也会影响观众的兴趣。

现代观众对戏剧节律的要求与以往不同,特别是对戏曲。以前以听戏为主,虽然现在也很注意戏剧节奏,但是一唱十来分钟,二十几分钟的情节没有进展,把戏的节奏唱没了,观众就不愿意看戏了。在观众观看时,表演节奏与注意力运动的节拍相一致,能够不断地刺激他,激励他,满足他,这种持续的刺激,是对听众的节拍。因此,要让观众的注意力不集中,要不断加强对观众的刺激,使他的心境节奏不断提高。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身体存在两种节律:生理节律和心理节律。

生理性节律,是人类各器官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将这些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由神经传至大脑,经大脑皮层选择,产生一种运动冲动,直接传给肌肉,肌肉接受之后,就会有活动。这一讯息的传送,又和血的运动息息相关。血运的改变,引起心脏扩张的加速或减慢,心脏活动的改变再次引起呼吸。

精神节律,是人类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它通过受到刺激引起感知反应而发挥认知作用。脑部在那时候产生刺激,调动其存储的意识成果,二者结合,形成对刺激的态度。这一进程很快就结束了。这一连续不断产生的有节律性的变化,即心理节律。

舞台剧的节奏,不断的刺激观众,使观众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感。

节拍客观存在,但又是主观的,让观众感觉到刺激是由导演安排的。听众生理上若接受的刺激过多或快于心理反应,就会感到节奏过快而感到疲倦;反之,则会感觉节奏太慢,因此导演要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

韵律,主要作用于人类的感情,法国美学家雷蒙·巴耶说:“节奏基本上是一种感情的力量。韵律能引起爆发或使其平静,这种爆发与平静的交替,激发了听众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的强弱和快慢。感情丰富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节律;情绪不佳的人,心理节律较弱。情绪的变化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心理节奏。

SusanLanger说:“节奏为我们留下了最深刻和广为人知的例证,也是一次又一次有力的冲浪,每个新的波浪翻滚起来都形成了波浪的旋转,而波浪的旋转实际上就是吸引了前浪的回旋,两者之间并无界限,每一条浪头恰巧是人们能看见的清晰的事实——一种真正的能动性格式塔。”

浪是一种自然现象,用它来描述戏剧中的韵律发展形态是合理的,但戏剧与浪头不同,它本身也有相当复杂的交积运动。生活与非生活是混杂的,它们各有自己的节奏,各有各的运动方式。导演在诸多复杂因素中,要有效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导演的职责是将戏剧冲突中人物的情绪变化细致而详尽地呈现给观众,运用各种手段,向观众宣泄情绪,以大浪淘沙的角色情绪,去冲击观众。节拍也呈递增的形式,几条冲突线互相缠绕、纠缠、碰撞,使得节奏越来越紧张,从而引起观众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观赏者的情绪会产生节律,同样影响人的理性。表示永远不会理解到理解,再也不理解到再理解的过程。

主管应掌握讯息的节奏。一部戏里,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它逐渐释放出来,逐渐被观众接受,并且不断地引导观众进入新的领域。资讯运动具有特殊的形式。资料释放与释放时机的选择,是导演必须把握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