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文艺论文

论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及共通性

【摘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尽管艺术教育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其专业化也带来了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教育的疏离。我国艺术专业教育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但存在高度专业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虽受关注,但收效甚微,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尚未受到普遍重视。加强艺术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观,建立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艺术教育;通识教育;艺术专业教育;大学教育

    近年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迅猛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至2010年,在全国2358所普通高校中,经教育部确定的开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达到819所,包括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31所和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其他高校788所,年招生人数近30万,在校生近120万人。[1]根据笔者计算,开办艺术类相关专业的高校和在校生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34.73%和在校生总人数的5.38%,基本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大规模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艺术教育长期存在高度专门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且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如何克服功利主义的弊端,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目的,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影响

    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象征,艺术与人类同生共存,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早期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普通教育,艺术教育是所有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有着重要地位。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不断走向专业化,艺术教育也逐步从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专业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一方面带来了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教育:一是为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各教育阶段所开展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艺术素养教育;二是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艺术专业教育,由各级各类艺术教育院校所实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对艺术教育本身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自然的精神文化,其主要价值在于升华人的物质生活,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拓展人的社会意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艺术始终相随相依,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学识高低,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艺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从一开始就被人类纳入教育范畴,它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早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的,而学校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综合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实施的。比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一贯有“六艺”教育之说,《周礼•地官•保氏》最早记载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教育。在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都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对规范社会秩序、教化民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中世纪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七艺”教育,包括“三艺”(trivium)教育和“四艺”(quadrivium)教育,前者包括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教育,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教育。不论是我国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都包括了艺术教育,从教育目的看,都着眼于以艺术陶铸人,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素养,造就完善个性与和谐品格。艺术教育不但要教会人从事艺术活动的技能,而且还要使艺术的精神融入到人的灵魂中去,使人的精神在艺术的涤荡下趋于完善与和谐。

    艺术教育从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是人类艺术需求扩大和艺术本身走向专业化的结果。艺术教育专业化是艺术繁荣的反映,表明艺术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艺术专业人才已经在社会职业分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1562年佛罗伦萨艺术家瓦萨利创办了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开端。[2]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始于20世纪初期,国立北京美术学校[3]和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4]的建立,开创了我国艺术教育专业化的新时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对艺术教育影响深远,使艺术教育自身走向了分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通识教育;一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专业教育。前者在中小学教育中往往作为普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般作为通识教育;后者主要在艺术高等院校或高校的艺术院系开办。

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水平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都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增强了艺术的创造性,开创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人才培养走向了专门化、系统化和高端化的道路,而且使艺术本身从各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在艺术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日趋细化的今天,如果不接受艺术学科系统的专业训练,不系统地掌握一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不深入了解历代艺术家的贡献和同行们的创作方向,不单很难有艺术的传承,更无从谈起艺术的创新。

    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带来了艺术教育本身的繁荣,使艺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庞大的部门。比如,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门类单列,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而在一些大学,设计学又被划分为艺术设计学、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又被细分为“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等诸多专业方向。仅就“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所需修习的专业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染织图案基础、刺绣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服装工艺、汽车织物设计等与基础材料、制作工艺和设计创作等相关的一大批专业必修课程。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化布局展示了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图景。

     随着艺术教育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传统的艺术越来越专门化、精深化,而且各种新的艺术不断被纳入教育范畴,艺术领域不断扩大,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就艺术水平提高而言,艺术教育专业化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专业教育以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为目的,使一代又一代艺术人才的成长有了稳定可靠的培养机制,确保了艺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持久性。二是艺术理论的不断进步。教育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诚然,艺术曾经只是一种技艺,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将艺术看作是一定技术的产物,但不可否认,正是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使曾经的技艺和艺术手段具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艺术发展的科学化规制。艺术创作最初只是一种闲逸的好奇,艺术作品也只是某些社会活动如祭祀、庆典等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表达情绪、寄托感情的物件。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各门艺术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空间,建立了具有身份认同标志的规范,而且使各门艺术获得了存在与发展的常规建制,使艺术创作从闲逸的好奇走向了科学的发展。四是艺术成果的积累与传承。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提升了艺术的社会价值,使艺术作品由单纯的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东西,变成了具有科学与文化价值的物品,进而提高了艺术作品收藏、保存的意义,使艺术成果的世代积累与传承有了更好的保障。

3.艺术教育的高度专业化导致其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割裂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还源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是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从教育的角度讲,艺术教育既要服务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服务于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诉求。艺术不只是艺术工作者的需要,其他社会民众同样需要艺术的感知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需要对美的渴求,需要美的熏陶,需要精神的升华。因此,艺术是社会民众共同的需要,艺术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民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艺术修养专深程度,以及是将其作为生活的兴趣还是作为人生的职业和志业。因此,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应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由普通化走向专业化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强化,艺术教育越来越走向高度的专业化、甚至过度的专业化,导致其自身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关系逐渐疏离,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存在,在我国也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模仿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使专业教育走向了极端化,更强化了艺术教育的高度或过度专业化。直到今天,高度专业化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给艺术教育和艺术本身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艺术教育高度专业化带来的疏离问题既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也表现在教育选择上。从观念上看,首先,它带来了艺术教育的工具理性的泛滥,使艺术教育工具化,强调教而非育,重技术而轻人文、厚实用价值而薄文化价值;其次,使艺术的纯粹化广为认同,似乎只有艺术工作者需要艺术,只有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艺术教育,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可以不接受艺术教育,大学也不必为他们提供艺术教育。从教育选择上看,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专业学生只看重艺术教育课程,对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不感兴趣,即便选修了也是敷衍了事;二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将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打酱油”课程,能不选就不选,即便选择了也不是为了接受艺术的陶冶,而是为了凑足学分;三是有志于艺术追求的“准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专攻艺术考试科目,而忽视文化科学科目的学习,导致“艺考”成为很多考生投机取巧的门道,从而使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相互疏离,不仅造成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修养浅薄、境界狭隘,艺术发展底蕴和内动力不足,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艺术修养贫乏、甚至近乎空白的窘况,使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遭到削弱。很显然,这种状况不仅无益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二者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同时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明确具体的体现,并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还是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在二者的关系上,不仅存在观念的误区,而且存在实践的偏差,理清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有益于艺术的兴盛繁荣。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

    单纯地从概念产生的时序看,艺术教育先于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没有出现之前,艺术教育包含于人类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之中,所以,在西方,人们称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翻译过来称之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尽管从中文翻译名词上看不到艺术二字,但毫无疑问,艺术教育是包含其中的。我国古代更是直接提出“六艺”教育,孔子要求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艺术与教育最初是融为一体的。不过,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概念,艺术教育的出现则要晚得多。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教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

    通识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提出来的,旨在规避专业教育的缺失,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众所周知,专业教育既是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产业发达、分工日益专门化的要求。专业教育将大学生的培养从目的到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专业教育在发展人的专业兴趣和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专业对口、学用一致、职业需要优先等成为专业教育的代名词,而人的个性的张扬、情感的完善、职业之外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在专业教育中很难得到体现,更难以受到重视。所以,出于补救专业教育之短的目的,通识教育在大学得到了发展。[5]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看待通识教育的历史,因为通识教育从目的到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人类教育一以贯之的要求。可以说,人类教育的历史有多长,通识教育的历史就有多久远。

    因此,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源同生,它们兴起于人类原初教育,是人类原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内在品格和个性的完善,是人的基本教育需要。二者的分野尽管有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但只是相对的。在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中,艺术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范畴。

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艺术通识教育通常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艺术专业教育则与其他文化科技专业教育类同,与通识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艺术专业教育是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而艺术通识教育的对象则是所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尽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往往存在多种联系。很多艺术通识教育内容源于艺术专业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师承担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放,供他们选修;艺术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活动等。

    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是自成体系的。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时代,艺术教育的体系日益壮大和完备,从组织机构建制上看,不仅有专门的艺术院校,而且有大量的高校所开办的艺术教育院系;从教育组织形式上看,既有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组织形式,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又有各专门艺术的教育组织形式,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从教育层次上看,既有学士和学士以下的艺术教育,又有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艺术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既有中西传统和现代艺术教育,又有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还有各种融合现代高新科技的艺术教育。现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保持相对的独立,而且使艺术日益走向学科化和专业化,使艺术原本所具有的普通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尽管如此,不论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都需要以其他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教育为基础,才可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就艺术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艺术专业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艺术专业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小学教育,另一个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小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智和基础文化科学修养,包括一般的艺术启蒙修养,旨在使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倾向;大学通识教育则服务于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艺术眼界,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有人可能以为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或学生课外的艺术辅导培训是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表面上看不无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应当承认,这种误解还有很大的市场,现在非常火爆的艺术考试辅导培训班就是其后果。第二,它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只懂艺术、只关心艺术,而不关心人、关心社会,不关注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他们在发展优良的艺术修养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人文的情怀。这些既要通过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来实现,还需通识教育予以辅助。第三,它是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和艺术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日益加剧,通识教育涉及众多人类基本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它不仅能够从文化科学技术角度为艺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动力和指引,而且还能激发和推动艺术的创新。

3.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

    艺术素养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对于个人社会生活而言,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懂得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艺术是为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服务的,历来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蒙娜丽莎》不只是为画家所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不只是为戏剧家所喜爱,意大利歌剧不只是为歌唱家所传唱。人的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对假丑恶的鞭笞和责罚,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寄托和守持,无不借助于艺术。艺术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不能给予每一个人享受艺术的社会,很难说是文明社会,同样,不具有基本艺术素养的人,很难说是人格健全的人。

    人的艺术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不一定要接受多么专深的艺术教育,不一定要养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但却不能不接受艺术教育,不能不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前,艺术是大学生共同必修的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后,尤其是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之后,艺术教育似乎成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属品,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想要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变得难上加难。一来受偏狭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很多大学将艺术教育等同于其他专业教育,要么不开办,要么只为艺术专业大学生开办,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二来一些大学将艺术作为点缀品,认为只有在需要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唱唱歌、跳跳舞就够了,因此,只面向极少数学生成立大学生文工团,配备少量的指导教师,在业余时间对有关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多数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很多甚至近乎为零。

    为了扭转偏狭的专业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通识教育将艺术教育纳入其中,对每一个大学生实施必要的艺术教育。综观各大学通识教育计划,尽管开设课程的边界有宽有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进行基本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完善其认知和人格结构,提升其志趣品位。

三、艺术教育改革的路径

    从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二:一是专业教育价值,二是通识教育价值。前者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后者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二者目的不同,要求各异,实施方式和路径也存在差别。不过,就艺术教育本身而言,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都势在必行。

1.更新艺术教育观

    教育改革是大学适应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的主动变革,尽管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手段备受大学重视,但观念的更新却发挥着先导作用。艺术教育改革,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改革,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更新单纯的艺术专才教育观,树立人人艺术教育观。艺术教育需要培养艺术专才,这是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培养艺术专才,它还应当满足所有大学生养成基本艺术素养的需要。艺术教育不能只是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服务,必须服务于每一个大学生,这正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别之处。大学应当从人人都要具有艺术素养,人人都要接受艺术教育的理念出发,改革教育教学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塑人才培养过程,使全体大学生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

    更新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教育观,树立全人教育观。功利主义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与功利主义教育观有着密切关系。但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不仅无助于艺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而且有损于艺术通识教育的普遍推行。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破除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树立全人教育观,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组织和落实艺术教育。不论艺术专业大学生,还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都应通过接受相当的艺术教育,实现认知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

    更新技术本位教育观,树立人文本位教育观。艺术不仅包含了表现技巧,而且还拥有体系化的创作技术和规范。艺术教育不能忽视技巧、技术和规范的训练和养成,但却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使艺术教育陷入技术本位化的误区,否则,不论艺术专业教育还是艺术通识教育,都将沦为艺术匠人训练的一种手段。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学艺术教育中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一直有增无减。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技巧、技术和规范等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消解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使艺术教育真正转变到人文本位上来,使艺术由技艺之学回归人文之学,让艺术的精神和灵魂引领艺术教育的方向,用艺术净化和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2.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任何大学教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表里的,艺术专业教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的艺术教育非但没有带来艺术教育的优质化,反而钳制了艺术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使艺术教育缺少相关文化科学技术学科教育的支撑,艺术专业人才表现出基础不牢、营养不足、缺乏后劲等问题。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使艺术教育走出封闭办学、孤芳自赏的怪圈,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的交流与融合,将艺术教育置于广泛深厚的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学科教育基础上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

    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尽管艺术本身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其通识教育的范畴则是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根据艺术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在综合+专业的总体框架下,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科目,增强通识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改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目的,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扩大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与共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的成长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艺术专业教育,“圈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技艺高超的“艺匠”,但在才智和情感方面都很难说是完美的。建立新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仅仅通过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扩大艺术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建立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6]。开拓艺术专业人才发展的无限空间,有利于造就富有个性和独特品格的艺术专业人才。

3.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是否需要艺术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甚至根本不应该有的地位,各专业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程度。虽然部分大学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但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选课要求、课程质量,以及整体教育氛围都难以达到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教育改革应当从培养其基本艺术素养、发展其完美人格的目的出发,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建立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艺术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善相关办学条件。艺术通识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课程教学是主渠道。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中学对艺术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低,所以,大学艺术通识教育不仅要解决艺术启蒙问题,而且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和质量。为此,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当包括从中学艺术课程到大学艺术课程的完整体系,尽可能开发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配备必要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课程教育的器械、设备和场地,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

    加强各种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建设,建立大学生艺术教育基地。课程教学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课程教学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使大学生拥有发展艺术兴趣和特长的稳定基地。艺术社团组织如吉他协会、戏剧协会、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爱好者俱乐部等,对加强大学生艺术通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社团组织办得好,就能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一道促进大学生基本艺术素养的养成。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灵活,成员兴趣相投,自愿参与,相互观摩指导,具有自娱自乐的特点,大学应当在经费、场地、教师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艺术氛围。大学不能没有艺术,校园不能没有艺术氛围。一所艺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大学生经过校园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即便不能养成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也能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评鉴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大学应当从教育的基本目的出发,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传统和习惯,使大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的影响,就能品味到高质量的艺术生活,并通过校园艺术环境的浸润,养成良好的艺术素质与个性人格,从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07-06(2).

[2] 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1-43.

[3] 傅怡静.郑锦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兼论郑锦对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学科及课程建设的贡献[J].美术研究,2012,(1):66-70.

[4] 陈星,盛秧.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及《美育》杂志史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5-112.

[5] 别敦荣,贾杰静.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1,(6):76-80.

[6] 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0-22.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