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文艺论文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意象之美

“意象”这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早在《易传》中就有了“观物取象”“言不尽意,圣人立象尽意”的说法。意思是当语言不能表达思想时,可以用形象来表达。立象具有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而彼、由近而远的特点。语言是抽象的,传统的,可以表达准确的事物,准确的关系,准确的过程和准确的状态,但由于表达意义的固定和清晰,它不能充分表达人类复杂、、矛盾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言不尽意”内容。形象是直观的,刺激想象力。直观的形象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利用“意象”实现其对无限丰富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交流,即“立象以尽意”。“意象”就是“寓意”图像是用来维持主观情感的客观图像。它是一种审美形象,以客观形象为外在形式,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感受为基础,审美形象。情感内涵深刻而微妙。

在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往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能够因地制宜;注重整体统一、秩序和对称;强调含蓄朴素,虚实相生。在室内设计中注重写意,夸张省略的造型以生动为目的。室内设计元素的运用以创造意境为基础,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寓意象征手法,从装饰形式到室内外空间的组织;从装饰图形到展示书画;从装饰材料到装饰结构,都充满了精神内涵,处处洋溢着意象之美,寄托着中国人吉祥美好的愿望。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意象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合一”的意象之美

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从联系、综合、整体的认知模式已成为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周易》一书总结了天人关系,将天人关系总结为“天人合一”,在这里“天”也就是说,客观规律和人所处的环境,大自然,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思想观念上的突出特征。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已经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构成“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体系。“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成为传统审美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无形的灵魂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潜质”也是中国审美文化“中坚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它已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精神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文化遗产。可以说,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所有的设计都应该能够与天地相连,能够被天人感知,即“天人合一”最佳境界。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也处处突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室内设计中,提倡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伦道德或行为准则是指“人道”,也应该与天道一致:既不能违背天道,也不能使人力与自然作斗争,但必须理解、把握和顺应天道,以此为榜样,巧妙操作,达到天人合的最佳境界,满足生活的需要。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方向、位置、风向、水流、土壤等因素,与自然和谐相处,获得充足的阳光、新鲜空气和安静自然的生活环境,非常注重内外空间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它们使用隔扇门、门廊、挑台、月台、凳栏杆(美人靠),甚至“借景”等技术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紧密相连,将外部花卉、树木、水石、景观自然引入室内,实现室内外统一,借外补内,使内外统一,使形象与自然相结合。在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也习惯于室内盆景,无论是水石盆景、树桩盆景还是花卉盆景,“再现自然”尽可能与自然亲密接触。也有用“岁寒三友”“四君子”等植物或山水画寄托高贵的感情和“卧以游之”山水之情,营造优雅的室内氛围和形象。这些设计技术和设计元素的运用,既体现了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意义,又体现了整体设计理念。这种“天人合一”整体设计理念和接受方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以虚实相生、阴阳互动、赋予场景意义、场景交融的手法,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象外形象、场景和审美形象,给人生动丰富、和谐自然的美感体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