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学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体形态学
[1]是一门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组成的课程,属于广义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研究了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邻近关系,并借助显微镜研究了人体器官组织的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本课程的特点是突出人体的整体概念,注重两个分支学科相关内容的相互同和渗透。人体形态学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的人体形态结构知识,为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只有掌握人体形态学的坚实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准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区分生理和病理状态,毕业后胜任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医学实验技术等工作。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截至2017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培养道德、智力、身体、美的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质量意识和计量意识,能够满足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生物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医学检测能力,常用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学识别能力,从事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医学检测工作。在此前提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课程重视不高,兴趣不足
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新生,一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差,没有意识到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不是专业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程内容广泛、复杂、抽象,导致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越多,越不喜欢学习的恶性循环。
(2)学时相对不足
以我校(辽宁医学职业学院)为例,医学实验室技术专业人体形态学为88小时,其中人体解剖学为48小时,组织学为40小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各种复杂的知识教学,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加上学生理解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与其他专业(如护理专业)相比,如何科学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3)学科间联系不紧密
人体形态学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组成,由多名教师授课,缺乏横向联系,难以实现学科与知识点的衔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体育系统骨骼的解释往往安排在第一节课上,其中骨髓、骨骼生长发育等组织内容,一般安排第三节组织课,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吸收带来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教学改革
(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介绍“人鱼线”,“马甲线”,“减脂增肌”等等,这些流行的网络名人词汇在人体形态学中的本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充分利用身体方便快捷“参考书”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人体结构,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直接指出答案,实时补充、纠正、评论、总结,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翻转课堂”[4]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QQ群、微信平台[5]、微博等互联网手段,课前向学生推送课程相关多媒体学习资料,安排学生收集相关教学资料,拓展和丰富与课程相关的周边知识。在课堂上,我们与学生分享、讨论和总结课程内容。总结整理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记忆。引入“项目教学法”把问题和任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例如,在组织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己制作血液涂片,在中学和学习中进行,并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互动和交流,使教师能够实时动态地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教学盲点。通过这种融入实际项目的体验,学生可以感同身受地认识到人体形态学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解释相比,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被动学习的听众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2)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构建“理实一体化”
[7]实验室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实验室资源种教学方法,实验室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实验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充分利用标本、模型、组织切片、数字人体解剖学、人体3D动画、互联网媒体资源等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实现课程的真正整合
为了真正整合人体形态学课程,必须重构课程体系。要真正实现两门课程的有机融合,必须彻底打破“各自为政”模式,使相关知识点有机结合。[8]课程重新整合,依托系统解剖[9]9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组织内容进入人体解剖教学过程,水平联系临床工作实例,确保深度,扩大广度。例如,在教授骨髓结构内容时,临床工作中骨髓穿刺横向联系,穿刺部位一般选择①髂前上棘,②髂后上棘,③胸骨柄,④腰椎棘突,学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找到相应的体表投影位置,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骨髓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掌握更丰富的临床知识。在尽可能选择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授课的同时,鼓励和支持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到医院深造、学习,将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带到基础医学教学中,积累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在教学中学学习、学习、教学。
四结语
人体形态学的特点是突出人体的整体概念,注重两个分支学科相关内容的相互相同和渗透。只有帮助知识掌握人体形态学的坚实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准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区分生理和病理状态,毕业后才能胜任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医学实验技术等工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程内容更加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更加适应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