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我国医患沟通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人们随时随地都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无一例外,医患关系也是如此。在患者心中,他们不再处于过去“求医”的被动地位。目前,医疗卫生体系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趋势导致医患关系的简单利益。患者认为“我付钱,医生负责治病”,忽视了任何科学发展都不是万能的现实。但医生要么不懂要么不屑向患者解释太多,医患关系每况愈下。如今,各种医患纠纷在社会上屡见不鲜,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50.56%的医疗纠纷是由医患沟通不足引起的,而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引起的医疗纠纷只占17.56%[1]。医患沟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医患沟通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虽然涉及公众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M展,但总的来说,我国医患沟通效率相对较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导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许多地方发生了严重的事件,如暴力伤害医生和砸毁医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1.分工的细化导致沟通困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分支越来越详细,责任分散导致医生难以整合其他部门的检查分析,头痛医疗脚,看病现象,只把病人当作生物而不是完整的社会治疗,忽视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因此效果可能不好,不止一次到医院,加深病人对医生的负面印象。


2.恶劣事件的社会影响


医院和病人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因为报道中个别媒体的肆意渲染。公众与医院发生冲突,医务人员也害怕和防范病人,相互不信任导致隐患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再加上对高医疗费用的不满,病人总是试图找到医院服务的缺陷,有些人甚至编造了“如果你想致富,做手术,做手术,告诉医生”这样的顺口溜。由于对病人暴力的恐惧,医生经常采取更保守的自我预防医疗,这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阻碍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形成了恶性循环。


3.沟通上的误解


希波克拉底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治愈,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对病人来说,这种疾病破坏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整体感觉、确定性、控制和行动的自由。熟悉世界的丧失就像失去了一定的能力,从而诱发了病人的无助和依赖感。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和别人交流,你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慰,事实上,病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美国学者的调查显示,当病人告诉医生症状时,平均19秒钟就会被医生打断。一些医务人员还没有改变服务理念。受传统病人“医疗”模式的影响,他们在与病人沟通时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有时甚至简单粗暴。另一种情况是,医生认真听病人讲故事,做记录,给出处方,但没有给出语言反馈,使病人误以为医生冷漠,没有仔细听,这加深了双方的误解。


4.医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


当医学生开始实习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在对580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人际沟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医学生和患者在沟通时态度积极,语气有礼貌,咨询详细,但一般只关注疾病,不关心患者的身心疼痛[2]。医学生的实践锻炼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医学生不能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就会给患者一种被视为实验产品的感觉,从而抵制实习生的检查,大大降低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的机会。


2、我国医患沟通教育面临的实际困境


1.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足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开设了多门系统完善的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在日本,医生总是有意识地与患者沟通,以减少医疗纠纷,政府和行业也通过立法和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在俄罗斯,医生非常注重与患者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尤其是语言技能。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与上述例子相去甚远。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但一些大学引进了SP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我们大胆尝试了医学伦理教育等模块,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体系。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是偶尔在一些基础课程中涉及医患沟通,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需要。有些学校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教自己的临床经历,并没有系统地说明其重要性。少数试点大学开设了“医患沟通”等课程,但大多数课程性质是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3]。


在一项调查中,8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专业开设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必修课,并配备了教材和专职教师。然而,通过对自制问卷中开放问题的回答分析和调查后的回访,发现受访者大多将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人文课程默认为医患沟通教育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只穿插了部分沟通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4]。


2.医患沟通课程缺乏专业师资


我国医学院校缺乏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一些开设本课程的学校代课教师也处于边教边学的状态,而临床教师一般都比较忙。即使对实习生有沟通教学,也只是简单地涉及到询问病史,没有“病情与治疗方案的解释”、“医生之间的病例讨论与意见交流”的培训内容[5],也缺乏医患纠纷的案例讨论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医患沟通能力的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   3.缺乏医患沟通课程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不强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即使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也会考什么学什么,所以医学生很难自觉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角色扮演的一些评估只是一种形式。先沟通什么,再沟通什么都有规定,很难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