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杭州城市农业及其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杭州城市农业及其对技术创新的要求1

1.1杭州都市农业

城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当城市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产业进一步融合的现代农业。它有三个功能:经济、棒和生态。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挑战和杭州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杭州政府于2002年初及时提出城市农业发展决策,逐步明确城市农业布局、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重点发展,2003年初正式发布了“杭州城市农业发展实施意见”。杭州农业分为城市生态农业圈、平原高效农业圈和山区特色农业圈,明确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粮食畜禽、蔬菜、竹业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努力改善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1.2杭州城市农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1.2.1.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农业技术的突破:一方面,杭州农业在产量、质量、效率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将面临资源、市场和技术的更大限制;同时,杭州人均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对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因此,杭州农业唯一的出路是依靠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力。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上,要特别强调被动适应性创新与战略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主动性创新的结合。

1.2.2.城市农业为技术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农业相比,城市农业除了具有生产功能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生态和社会(生活)两大功能,强调城乡协调统一。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解决城市生态、市民生活、旅游、农业文化体验的要求,解决农业自身污染,提供休闲设施,创造人文景观,挖掘农业文化。此外,规划和环境建设在一体化建设中大大拓宽了农业技术的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杭州城市农业的实际情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战略结构,提高效率,不断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著名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种植效率,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业生态建设和观光农业提供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者质量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综合服务。

2杭州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支持传统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不再适应城市农业的发展。

2.1研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市农口五个研究机构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不时交叉低水平重复;研究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不能满足城市农业发展的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密切,成果转化效率低,农业显示不高;研究机构和业务管理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明确,合作机制不完善,站、站之间“饭”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2.2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实力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的职能。一是乡镇农业技术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与企业、合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2.3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重生产流通,轻技术创新,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持。

2.4制度不顺利,机制不活跃,创新动力不足。研究推广制度不顺利,多为行政附属,行政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员等机制不活跃,竞争氛围不足。

2.5技术需求并不强劲。由于生产规模小,农民缺乏技术投资热情,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技术需求不强。

2.6投资渠道单一,投资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简单的政府投资,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投资少,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

2.7宏观上市政府尚未制定农业技术发展计划,缺乏技术创新目标和激励机制的政策指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由于上述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成果储备不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