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德育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途径

我国正处于素质教育转型阶段。然而,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普遍缺乏客观的理解,许多小学还没有完全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他们仍然继续只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不够。德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人格的重要课程,对心理健康的渗透至关重要。


德育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途径


1.渗透到实践中


实践的前提是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德育课程的内容中。小学德育主要向学生传授主流价值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加入心理健康知识。例如,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内容渗透到德育的某些章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心理健康问卷,逐一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学校可以配合德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发放图文宣传册,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舞台上每天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与学生有关。如果你用心体验生活,你一定会受到思想道德的影响。心理健康在德育中的渗透其实就是在生活中的渗透。教师要关心学生生活的每一点,观察他们的心理趋势,以此为实践依据,促进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发展。


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搭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议家长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定期召开关于心理健康和德育的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举办亲子活动,增进家长、老师、学生在实践中的感情,让他们彼此熟悉,与家长合作,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在德育中的渗透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只有德育和心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家庭、学校和学生相互理解和支持,学生才能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