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环境教育问题的措施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环境教育问题的措施


1. 加强教育人员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知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分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台只能考高分的“考试机”素质不好,即对社会没有价值和贡献的人,甚至可能危害社会安全,未来社会将逐步淘汰“考试机”,追求高素质人才。然而,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小学生的素质也将得到显著提高,为他们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增强教育人员的环境教育意识


教师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能有良好的环境教育意识,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渗透到学生身上,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意识的最重要途径。培训一般分为在职培训和职前培训。在职培训是指教师在业余时间参加环境教育培训班;职前培训是指教师在师范学校当学生时,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环境教育课程。除培训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学提高环境教育意识,并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加强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


环境教育注定是一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因此要着手于小学生环境教育的应用。实践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小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学到的环境教育知识与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使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在小学生的意识中被铭记,这些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或处理未来遇到的环境问题。因此,小学生在学习了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后,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2],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在编制小学语文教材时,应适当增加环保主题


在编制小学语文教材时,可以适当增加环境保护的数量,但安排的知识不仅要符合逻辑,还要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比如在低年级教材中,要适当增加更多关于环境教育的基本概念,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教材中要适当添加一些问题,让小学生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环保知识的效率。


5. 结语


关于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和作用,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在人类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环境教育与人类未来的发展计划密切相关,因为小学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所以进入社会后会有效改善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我们还不够,需要做得更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