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1. 思想品德的相关概念


思想道德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的道德理解、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识、情感、意义和行为。首先,道德理解是人们对是非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二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是非、善恶时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恨态度。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实施转型的催化剂。在这里,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目的而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最后,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实践形成的,是实现道德理解、情感和需要产生道德动机的行为定位和外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儿童认识和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思想道德是一个多元素的综合体系,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和习俗有关,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思想道德是意识行为和政治道德。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将某一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思想道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道德教育是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2. 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2.1 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许多小学对德育重视不够,阻碍了教育进程。在考试导向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小学仍然把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放在发展的第一位,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他们看来,入学率和学生的分数是学校的基础,所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被遗忘了。我们知道,小学课程中也有“思想道德”学科,许多学校仅限于这门课程,并没有开展小学生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只停留在书面教育和家庭作业的形式上。从本质上讲,这是为了让学生处理家庭作业和课程考试,并没有真正让小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学校注定无法培养许多人格健全的人才,只是创造了大量的考试教育机器。


2.2 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就思想品德而言,很多学校没有充分开展课程教育。教育部规定小学 1、2 每周安排年级思想品德课程 3 但大多数小学通常只安排2个课时课时,语文和数学老师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占用思想道德课时。此外,许多小学在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安排了思想品德课程。我们知道,在这个时候,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学习效果会很差,更不用说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了。就教师而言,许多教师教师素质提高不足,学校对思想道德教师配置不够重视,甚至有一些兼职教师。部分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师整体学历和素质较低,无论是综合知识还是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此外,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大多数思想道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讲课,不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吸收,严重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吸收效果。


2.3 轻视思想品德隐性教育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然而,从教育情况和结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隐形思想道德教育。具体来说,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处于理论层面,但不结合实际,不以相关的高尚道德品质作为学习目标。例如,民族团结精神、爱国精神、集体精神没有融入到教学中。此外,许多学校只依靠思想道德课程的显性课程教育作用,但他们不知道小学生在学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的隐性教育是其思想道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学校鄙视传统节日教育,也给学生留下了潜意识的蔑视意识,特别是革命、爱国等传统节日的隐性教育过于弱化,如八一建军节、清明节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着指导作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