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国学,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国学经典
(1)什么是国学?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国古典书籍为载体,表达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学术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对原始文化的认可和坚持:流淌在中国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渗透着每个中国孩子的血液和灵魂。
(2)什么是经典
你现在经常说的经典是什么?核心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东西被称为经典:永恒的作品,后人尊重它,被称为经典:典范、权威的作品,经过历史选择“最有价值的书,是经典。特别是那些主要的原创和基本的作品,更被称为“经典”,如《老子》、《论语》、《圣经》和《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典”,在群体经典中排名第一,如中国的《易经》、佛教的《心经》等,都有这个荣誉。
(3)什么是国学经典?
中国经典是中国文化中最优秀、最精髓、最有价值的典范和权威作品。它是一种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化产品。
二、中国经典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除了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外,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人格塑造的方向,汉学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拜访北京大学师生时说:“我不同意从教科书中删除古代经典诗歌和散文。”中国经典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这些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食粮。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传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继承传统文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国经典势在必行。这是一件关系到下一代成长甚至民族未来的大事,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遗产的培养;教学理念要增强人文意识;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传统文化精神;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审美中培养,在体验中感受,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学生的生活,完成生活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