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思想道德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课程目标、学生要求和社会特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思想道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度使用现代媒体是使课堂“生活”的最有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融合的可能性
1.信息技术与思想道德教师整合的可能性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不仅能很好地操作计算机,而且能熟练地操作中老年教师。每年,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将对在职教师进行远程继续教育和学习,包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生整合的可能性
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学习,学生一方面积累了理论知识,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使学生对计算机有抽象的理解;另一方面,计算机课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操作巩固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
3.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从思想道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来看,思想道德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要紧跟时代步伐,向学生介绍国家发展的新成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教师很难用语言组织形象地表达思想道德课程中的许多理论、观点和原则,而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可以将抽象化为具体形象、虚拟化为现实、静态化为动态,将抽象理论化为具体事实,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道德一体化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思想道德教师、学生和课程整合,从参与者到领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思想道德课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