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对策生本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到师生家长,我们都依靠学生教育的理念实施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要求各级领导和教师进行有益的探索,彻底减轻我国中小学过重的学业负担。
1.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学习学生的概念,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是评价制度不合理。在中小学阶段,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考试评价已成为衡量学校入学率和教学质量的唯一手段,形成无形的压力[5]。在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压力会扭曲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观念,使教育教学方法偏离人的学习规律。以选拔和单方面评价为主的传统应试教育错位了教育的功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削弱了学校的自主办学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生产领域发展迅速,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的发展要想呈现出新的景象,就必须贯穿科学的理念和理论。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前提,是与传统教育理念碰撞而产生的,因此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大生命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用两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盯着原有的改进,另一只眼睛盯着新思想、新思想的发展[1]。积极学习学生的本质,了解本质和生命力,科学制定教育评价体系,真正摆脱短期考试评价框架的限制,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是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
2.学校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和模式。目前,学校仍然是产生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在以往的学校管理模式和评价模式中,学校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控,没有相应的自主地位,自然管理效率低下,教育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教育不是强迫孩子坐着听,闭门读书。教育是生活、成长和经验的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中。”[6]学生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资源,是为学生服务。当他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入学率,让学生成为受害者,承担过重的学业负担时。
归根结底,教育的滞后是教育体系的完善不能满足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理念的发展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学生承受过重的学术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使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思想陈腐,行动僵化。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和改革的主要地位,应带头示范,大胆创新,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所有学生发展,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学校应实践,在学生基本概念的指导下,改变教育模式和思想,更好地促进学校成为未来中国学习社会的基础或中心。
3.教师要加强学生理念的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中小学课业负担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布置的作业。调查显示,48%的人认为减轻负担的最好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低水平的教师往往无法控制教材,经常拖延课堂,依靠课后辅导和反复练习迫使学生掌握知识。这不仅是师德的缺失,更是教学水平的低下,属于失败的教学行为[3]。在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中,如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传统的师范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力量,而忽视了学生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力――学习潜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本能,依靠本能进行教育,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1]。善于开发和引用情景教学,将游戏引入课堂,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心理认知冲突和智慧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7]。只有教师尊重和依赖学生,依靠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适当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自然地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活。这样,学生的作业负担就会减轻,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可以轻松完成,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必须得到良性的发展[8]。
4.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扩大宣传生本理念,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生本教育的理念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向导。由于每个学生的才能、资格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不同,生活教育理念的实施将与家长“成龙成凤”的紧迫心理观念相冲突。对于家长来说,通常很容易接受相对容易知道的分数、教师解释等,很难理解和理解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概念。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和教师虽然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但却遭到了家长的反驳。他们认为学生没有课外作业是因为学校要求松懈,管理不严格。相反,他们责怪学校不理解家长的情绪,以至于他们主张为学生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这是家长的误解。因此,有必要引导家长了解教育的目的,依靠学生自学的必要性进行宣传,批评应试教育的短视。只有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消除对教育无知的认识,家长才能平静地接受,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快乐的生活和成长环境,避免课业负担的无形破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减轻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托生命教育的生本理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引领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它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成绩,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减轻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提供了良好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