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


1. 营造健康的课堂氛围。有效的课堂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健康、积极的教学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榜样。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对脆弱,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培养等方面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扭曲或极端行为,校长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给予学生关怀,引导学生以友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南京一所小学在课堂上进行的“交流课堂”模式,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成功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校长或教师能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反映出更高的人文关怀。


2. 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必须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因此,校长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2015年,连江县一所小学开展了一项名为“照顾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该活动以漫画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画中的故事教学生待人处事的真相,通过有趣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因此,校长可以借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或工具来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游戏、欣赏心理健康电影或纪录片等。


3. 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校长在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时,应将其塑造成健康的形象或个性,并在课后或班会上筛选社会上的一些正能量话题,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例如,在贵阳的一所聋哑学校,有一位全国模范教师担任生活教学。一开始,她不会用手语教学。通过不断地向学生请教,她终于用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克服了与学生沟通的障碍。因此,校长可以从故事中提取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


4.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过程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正确的价值生活概念,校长必须注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护送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