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和讲解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借助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教育资源,有意识、有策略地渗透学生的德育。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和情感态度的协调均衡发展。
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
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学生作品的便利条件,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与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紧密联系的重要措施。
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学生。虽然她成绩很好,但很难和其他学生相处融洽,其他学生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和学习。很快我发现了这个女学生“难相处”背后隐藏的秘密:她在一篇作文中写下了自己的矛盾和痛苦。原来她父母离婚了,她怕班上的学生会嘲笑她,所以不敢轻易联系别人。为此,我给她写了以下作文评论:虽然你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但你仍然有他们对你深深的爱。请试着敞开心扉,学会看这件事,正常和其他同学交流。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学生不会因此对你产生所谓的偏见。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只要你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你就会收获很多好朋友。
从那时起,女学生真的抛开了自己的“枷锁”,积极地与班上的学生融为一体。她最初很孤独,也逐渐变得活泼和快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练习教学不仅限于教学生具体的写作技能,教师还应仔细观察和总结学生的个人心态变化或情绪起伏,及时有效地指导和管理。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教学科的德育资源,有选择、有策略地渗透到思想情感、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显著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同时,有效促进其价值观、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正确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