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推荐书目,让学生“读好书”
小学生年轻,经验浅,识别能力差,今天的课外书包罗万象,参差不齐,不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书籍推荐,让学生“读好书”。书籍推荐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原则。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精神启示,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解,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口袋书和漫画书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其中一些书充满了暴力和色情,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在选择书籍时的正确价值取向。可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推荐:如果我们完成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择》;学完《争吵》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
(2)益智原则。学生选择的书必须能够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3)有趣的原则。毕竟,小学生还是个孩子。没有必要让他们读那些深奥、令人费解、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无论是漫画书还是小书,学生都喜欢和喜欢阅读,他们都可以尝试。
(4)适龄原则。小学六年的跨度很大。当我们推荐书籍时,我们不能“一刀切”。我们必须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向他们提供书籍目录: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注音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三、四年级的孩子主要推荐一些拓宽知识面、有助于养成良好阅读写作习惯的书籍,如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五、六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丰富,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他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中外流行的书籍,如《水浒传》、《童年》、《钢铁是如何制作的》等。阅读目的的推荐也可以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列出的必读书目,也可以根据每本书中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
2、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好”
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可定期开展“班级阅读俱乐部”、“美国阅读比赛”、“阅读报告会”、“古诗词挑战赛”等活动,表彰和奖励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阅读的好处。
书就像一艘船,可以带人们去远方。如果你想更好地教育学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你应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阅读他们想读的东西,背诵他们想背诵的东西,让他们的阅读积累充满独立和个性,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