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小学教育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德育评价作为小学评价体系的一项新兴事物,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主观性过高等问题。因此,德育评价体系不仅没有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规范的培养,而且引起了一些学生或家长的厌恶。它也会误导学生和家长,所以本文简要分析了德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更好地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


一、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过于主观


现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相对单一,大多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评价,但由于教师本身主观性很大,不可能全面观察每个学生,所以在给学生德育评价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给予高评价,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在德育方面表现不好,教师的不客观评价也会深深误导学生和家长,对家长的教育方向有很大的影响,这将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还需要考虑的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导致德育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不够。


2.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德育评价的主体大多是教师,所以学生的“生死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但由于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对学生的观察可能不是很全面,现在由于制度不是很完善,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只落在学生班主任身上。然而,如果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教师就无法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班主任不可能知道学生在家里和学校外面的表现,这会导致评价的有效性,这会导致评价的可信度。


二、评价体系的改进对策


1.丰富德育评价方法


鉴于现阶段大部分评价方法是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应尽量丰富评价方法,尽量降低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因此,首先,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有完整合理的评价方法,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学校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只有充分重视,才能重点解决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尽量从各个方面检查学生,在不同时期进行评价,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如召开家长会议,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以获得全面公平的评价结果。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尽量关心每个学生,在业余时间与学生单独交谈,传达教师的评价结果,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教师的意思,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丰富德育评价内容


尽量摆脱仅限于教材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内容的现状。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它有失去道德教育评价的初衷。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追求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价值多元化的阶段,因此我们的评价内容必须多样化,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鼓励学生培养团结合作、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因此我们的评价内容也应包括这些内容。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能够反映学生团结、合作和责任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3.力求评价主体多元化


每个家庭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父母,他们更熟悉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查。人际交往也是德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能随时关注学生,但学生总是相处在一起,所以学生的评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此外,教师的评价指标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学生和学生及时沟通,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使评价体系更加可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需要认识到,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人才,必须顺应改革趋势,注重德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吸收先进的评价体系。此外,教师或家长在发现学生德育问题时,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弥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生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热门期刊